責任編輯: 來源: 日期:2009-11-03
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國際大酒店舉辦的第九屆全國農藥交流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司長陳燕海以“當前農藥行業中存在的問題與未來發展趨勢”為題發表講演,總結了中國農藥工業的成績和不足之處、分析了行業所面臨的形勢,并且為農藥工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道路。
據陳燕海介紹,改革開發30年來,中國已有1800多家合法農藥企業,其中500多家是原藥生產企業。2008年,中國農藥工業實現銷售額119億元,利潤105億元,農藥企業資產達到930億萬元。與2004年相比,農藥產量提高了18.8%,銷售額提高了20.9%,利潤增長了34.2%。
在為已有成績歡欣鼓舞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國農藥工業的不足之處。其一,盡管目前年銷售額達到10億元的企業已經有10多家,上市企業也有40多家,但從整體來看,農藥行業仍然是中小企業居多,缺乏國際競爭力;其二,中國雖為農藥出口大國,但出口產品以原藥為主,制劑所占比例很低。2008年農藥出口額達到23億美元,其中20億美元來自于原藥。其三,由于規模小的原因,企業無力承擔高額的研發費用,因而在產品開發和創新上難免束手束腳。陳燕海稱,中國農藥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大多不到銷售額的1%,而國外大型企業的投入比重是7%-8%。其四,盡管高毒農藥所占比重已經大幅下降,但中國仍然缺乏特殊用途殺菌劑等產品,部分產品產能過剩。同時,與國外同行相比,中國企業能夠提供的劑型非常有限。此外,在特殊污染物的處理上,中國仍然缺乏有效的解決方法。
目前全球經濟呈現出回暖的趨勢,中國政府出臺的振興規劃也有利于農藥工業順利解決上述問題,成功實現行業升級,陳燕海表示。目前中國政府提高農藥出口退稅、積極擴大內需、醞釀改革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并且鼓勵農民在農業上加大投入。農藥作為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自然可以受惠于這些利好政策。此外,目前農藥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和能源價格趨穩,這也有利于農藥行業的順利升級,陳燕海表示。
國家的政策在鼓勵農藥工業向好的方面發展的同時,還對落后產能和技術說“不”。即將公示的《農藥工業產業政策》應該可以充分體現政府在這方面的立場。據陳燕海介紹,為了解決產業集中度低的問題,國家將提高農藥行業的準入門檻,逐步建立農藥行業退出機制。對于產能過剩的產品,國家在三年內不會批準新建項目。政府還將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在減少“三廢”排放的前提下開發高效、安全、環保的新產品。即將于10月1日實施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應該也會推動農藥工業節能減排。此外,國家鼓勵新建產能選址在農藥工業園區。據陳燕海介紹,中國目前在江蘇洋口和山東濰坊設有農藥工業園區,并且已經成功吸引了150余家企業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