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國石油和化工 日期:2023-07-07
筆者梳理了社會上認為化工專業是“天坑”專業的幾個主要理由:一是就業難,二是薪資待遇低,三是工作環境差,四是發展前景不好。事實真的如此嗎?下面筆者逐項進行分析。
就業難?
化工類專業就業狀況分析
近幾年,大學生就業難度增大。根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1000萬人。可以說,“就業難”是全國各大高校和各專業近些年普遍遇到的問題。橫向對比之下,化工類專業的就業率其實要高于全國大部分專業的就業率。
證據一:化工專業屬于工學類,按照學科分類,工學專業的就業率高于其他學科就業率。
根據各高校公開發布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對2019年全國113個主流本科專業(全國辦學點大于40個的專業)就業率進行綜合排名。可以看出,工學的本科畢業生就業率是所有門類中最高的,達94.04%,高于農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理學等。
證據二:幾大主要涉化類專業就業率均排名前50%,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排名前三分之一。2019年全國113個主流本科專業(全國辦學點大于40個的專業)就業率綜合排名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排名第4,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排名第29,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排名第38,這幾大主要涉化類專業就業率均排名前50%。
證據三:從各省公開數據顯示,化工專業就業率名列前茅。各省本科和研究生就業率排名中,按照學科分類,工科基本都處于前3的位置。專科就業率方面,按照19個專業大類排名來看,2020年廣西省和湖南省專科專業就業率排名中,生物與化工大類專業就業率排名第一;2019年湖南省專科專業就業率排名中,生物與化工大類專業就業率排名第一;另外,四川省、重慶市、廣東省、山東省、陜西省184個主要本科專業就業質量指數排名中,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普遍都排名前50%。可見,所謂化工專業“就業難”的認知,并不客觀。
薪資待遇低?
化工類專業薪酬待遇狀況分析
近些年,一些網絡媒體常常出現類似“應屆生年薪百萬”,“月薪十萬起”等抓眼球的信息,給畢業生帶來了焦慮和壓力。應屆生一畢業就能拿到高薪,畢竟屬于少數,并不能代表整體,應從整個行業層面來分析薪酬水平,才能更客觀和理性地認識薪資情況。
(1)橫向比較:從各行業工資水平看化工行業薪資待遇
2022年5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1年我國就業人員工資數據。這里的工資指工資總額,即單位支付的全部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等。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全國共有19個行業,石油和化學工業屬于制造業。就制造業而言,2021年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年平均工資63946元(月薪5329元),高于全國各行業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2884元(月薪5240元);制造業在19個行業門類中,工資排名第6位。
從行業整體薪酬水平劃分,從屬于制造業的化工行業的整體薪酬水平在私營單位處于所有行業領域的上游。
比如,某化工企業2022年校園招聘中,給本科畢業生開出的年薪可達到18萬元以上,給碩士畢業生開出的年薪可達到26萬元以上,給博士畢業生開出的年薪可達到45萬元以上。
某化工企業2022年校園招聘信息
(2)縱向比較:化工專業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正相關
“教育投資與收入增長呈正相關。每多接受一年教育,收入就會增加一定比例。”這是獲得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和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在其合著的經濟學著作《貧窮的本質》中提到的研究結論。一個人的收入是與其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的。受教育程度一般包括學歷教育程度和非學歷教育程度。
人社部在2021年底發布了2020年企業薪酬調查信息,披露了不同職業從業人員工資價位數據。所謂工資價位,是指企業從業人員在報告期內的工資水平,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勞動力市場價格水平。分位值表示有相應比例的數據低于或等于該數值,一般分為低位數(10分位)、下四分位數(25分位)、中位數(50分位)、上四分位數(75分位)和高位數(90分位)。
數據可以看出,不論管理類崗位、技術類崗位還是技能類崗位,從縱向而言,初級、中級和高級的工資水平存在明顯的遞增關系。比如技術類崗位中,中級職稱的高位數是18.75萬元每年,而高級職稱的高位數是28萬元每年。
對于化工專業的學生而言,要建立對自己專業的信心,尤為重要。其實,沒有低收入的行業,只有低收入的崗位。只要在本專業扎扎實實做下去,在縱向上不斷積累,獲得高薪指日可待。
從以上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可見,所謂化工專業“薪資待遇低”,并不客觀。
工作環境差?
化工類專業就業環境狀況分析
一說到化工廠,人們往往與污染、易燃易爆、艱苦的工作環境等聯系起來。實際上,現在的大部分化工企業并非如此。
(1)自動化和數字化升級改造,工人現場作業越來越少
當前,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信息技術的融合取得了很大進展,全行業超過90%的規模以上企業的生產過程基本實現了自動化控制。傳統的工人在生產一線親自動手操作生產設備的歷史已經基本終結,取而代之的是自動化控制系統下的自動化生產,工程師的工作區域由生產現場向后臺轉移,常規任務由現場操作向后臺監控和現場巡檢轉移。
(2)工業機器人頻頻亮相,工人勞動強度越來越小
在智能制造國家戰略推動下,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進一步加快推進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升級,工業機器人開始頻頻亮相,傳統化工廠的生產環境發生了顛覆性變化。機器人不怕苦不怕累,臟活累活全包圓,不僅解放了勞動者的雙手,還使工人的勞動強度越來越小。
康寧公司的實驗室
(3)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產能,工廠環境更優美、更安全
隨著雙碳戰略的推進,環保法和限塑令等法規的實施,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產能逐步被淘汰,企業綠色化生產水平不斷提升,如今的化工廠環境更加優美。同時,化工廠環境變得越來越安全,化工企業發生事故的概率越來越小,甚至比鐵路事故都要少。大家印象中,鐵路是比較安全的,為了更形象地理解數據的概念,可以將化工事故與鐵路事故死亡人數做個對比,2021年全年化工事故死亡人數不足鐵路交通事故的三分之一。
萬華化學位于煙臺的總部基地
可見,不能片面地認識化工類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和工作環境。所謂化工專業“工作環境差”,并不客觀。
發展前景不好?
化工類專業發展前景狀況分析
判斷一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好不好,關鍵看這個行業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貢獻如何,以及個人在這個行業里的職業發展前景如何。
首先,化學工業作為一個老牌的工業門類,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國支柱型產業,雖然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其低調的本色,但這并不能掩蓋化工行業本身的魅力。不論是我國制定的2035遠景目標、雙碳戰略,還是目前國家正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都離不開化工的支撐。預計到2030年,我國的化工產值將占據全球產值的一半以上。
第二,化學工業是現代化大生產,聚集著當代一流的人才、技術、經營方式、管理理念。對于勞動力個體而言,在這樣一個行業里發展,職業生涯發展具有無限的可能性。比如,一個化工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往往就像一個小社會,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企業與一個地區乃至整個國家大同小異。從個體職業生涯發展來看,從基層做起,一步步可以發展成為科研尖端人才,或者高級管理人才,或者技術技能大師。
埃克森美孚位于上海的亞太研發中心
第三,化工行業是一個同時具備廣度和深度的大行業,優勢是產業鏈條長,就業口徑寬。比如:研發設計方向,可以去化工設計院、化工研究院,從事化工設計、研究;銷售類、企劃方向,可以從事化工設備制造和銷售企業的銷售崗;互聯網領域,可以從事產品經理,與化工相關的互聯網產品的設計開發;金融領域,可以從事化工行業研究、風險投資和項目咨詢等;技術服務方向,可以從事專利代理師、化工供應鏈服務的崗位;在芯片、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也需要大量化工類人才,此外,還可以到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工作等。可見化工專業具備很寬廣的就業面向,具備很強的職業可塑性。
要從一個相對長遠的視角來看待職業發展,而不是僅僅從畢業的那個節點,或者說剛剛入職的那個節點就開始作行業與行業間的橫向比較。實際上,化工類專業的就業門檻是相對較高的,其技術含量也比較高,隨著學歷和資歷的不斷積累,越往上走,就業道路會越寬闊。
可見,所謂化工專業“發展前景不好”,并不客觀。
山東京博控股集團的人才公寓自習室
結論
綜上,本文分析了化工專業被認為是“天坑”專業的幾個主要原因:一是就業難,二是薪資待遇低,三是工作環境差,四是發展前景不好,通過分析發現,以上幾點均不客觀,甚至存在謬誤。所謂“天坑專業” “夕陽產業”等言論,完全是不負責任和不客觀的說法。相反,只要熱愛行業,扎根行業,通過不斷努力和積累,所謂“天坑”其實是“金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