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國化工報 日期:2021-12-08
近期海關總署一則公告引發關注。公告稱,12月1日起,對輸往歐盟成員國、英國等32個國家已不再給予中國普惠制關稅優惠待遇國家的貨物,海關不再簽發普惠制原產地證書。筆者在走訪業內資深專家及相關化工進出口企業后發現,此前部分業界人士對公告存在誤讀--其實公告所提到的國家早在幾年前就已取消對中國的普惠制待遇。此外,“取消普惠制待遇”對我國化工出口也影響有限。
深圳市易普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賢定說,我國海關從12月1日起不再對32個國家貨物簽發普惠制原產地證書,很多人誤以為是32個國家即將取消對中國的普惠制待遇,更有人誤以為這是西方國家聯手對中國實施“打壓”。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其實公告所提到的國家早在幾年前就已取消對中國的普惠制待遇。此次海關不再簽發普惠制原產地證書只是一個“技術性處理”,化工企業對此不必有顧慮或過于擔憂。
長期從事化工國際貿易研究的江蘇海外聯誼會資深顧問毛庚年表示,自國際貿易實行普惠制以來,全球有40個國家曾先后給予我國普惠制關稅優惠。我國化工產業利用普惠制向發達國家擴大出口,助推了化工外貿快速增長和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但國際通行的普惠制優惠政策會隨著受惠國發展水平的提高而調整或取消,這屬于正常現象。如歐盟早在2015年就取消對中國的普惠制待遇。近幾年,累計已有32個國家取消對中國的普惠制待遇。海關現行僅對仍保留給予我國普惠制待遇的挪威、新西蘭、澳大利亞3國出口,繼續執行企業申領普惠制證書政策;對輸往已取消普惠制待遇國家的貨物,可申請領取非優惠原產地證書?!盁o論是申領普惠制證書還是非優惠證書,從本質上講對我國化工產品輸出格局基本無影響。目前化工輸出產品價格偏高、貨源偏緊,是限制‘兩高’政策的影響,與32國取消普惠制待遇并無關聯?!泵陱娬{說。
奧克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建民談到,近年來,國內化工出口產品無論是技術含量、質量還是品牌等市場核心競爭力已逐漸提升,因此普惠制待遇的取消對于優質企業、有競爭力產品的出口不會構成太大影響。再則取消普惠制待遇客觀上也為推進我國出口產品制造商高質量發展、引導產品提升高端技術含量創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
寧波捷力克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勇介紹說,中國農藥出口量大面廣,很多國家對農藥都減免關稅,即便有的國家早已取消普惠制待遇,但從中國進口的農藥無論數量還是貿易額依然有增無減。目前,我國化工出口受“雙高”“雙碳”政策影響很大,未來要保持化工外貿出口穩定發展,必須在綠色轉型升級上下足功夫?;じ哔|量發展的前提是生態優先,從化工出口產品結構分析,損害我國生態環境并危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高污染、高能耗化工產品出口結構亟待優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