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規劃》。作為東北主要出海通道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遼寧沿海經濟帶是東北亞地區極具潛力的國際航運中心,是支撐東北全面振興的重要區域。
《規劃》提出,遼寧沿海經濟帶要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建設世界級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
石化產業方面,《規劃》要求,嚴控新增煉油能力,按照區域集中、主體集中原則,優化產業布局,推進減油增化,提升煉化一體化水平,建設長興島(西中島)石化產業基地、遼東灣精細化工產業帶。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化升級,重點培育完善烯烴、芳烴、精細化工等產業鏈,積極發展化工新材料、催化劑、醫藥中間體等產業,重點發展高性能合成樹脂、特種工程塑料、特種合成橡膠、高端潤滑油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精細化工產品。遼寧沿海經濟帶將實施烯烴、芳烴、精細化工三大化工產業鏈開發工程。
- 烯烴產業鏈:以長興島(西中島)石化產業基地為重點,依托烯烴資源延伸發展乙二醇、高密度聚乙烯、苯乙烯、聚丙烯、丁二烯等高附加值產品,在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方面形成產業優勢,帶動下游應用產業發展。
- 芳烴產業鏈:依托大連、盤錦產業基礎,以芳烴資源為源頭延伸發展差別化聚酯纖維、聚酯類工程塑料、聚酯薄膜等產品,帶動紡織面料產業發展。
- 精細化工產業鏈:優化提升大連、盤錦精細化工產業集群,支持錦州、葫蘆島、營口等發展精細化工產業。重點發展工程塑料、高性能合成纖維、碳素、特種橡膠、功能性膜材料等化工新材料,以及電子化產品、新型催化劑、環保型水處理劑、油品添加劑等綠色高端專用化學品。
遼寧沿海經濟帶要培育壯大“新字號”,比如,發展化工新材料產業,推動新型紡織涂層涂料、新型染料、茂金屬聚乙烯等產品研發應用。培育新型綠色化纖產業,發展差別化功能性纖維、再生聚酯纖維、生物基纖維,支持碳纖維、芳綸等高性能纖維的研發應用。在實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規劃》提出,支持精細化工、裝備制造、新材料等行業領軍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產學研等力量組建體系化、任務型創新聯合體,建立產學研市場化利益聯結機制,推動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推進遼寧實驗室精細化工與催化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研究中心建設。《規劃》要求,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重點突破精細化工、潔凈能源、海洋新能源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形成若干國際國內領先技術和創新產品,培育發展先進材料、新一代人工智能等產業。石化產業要依托大連、盤錦等科創資源重點開展化工催化劑、高端潤滑油、特種橡膠、工程塑料、碳纖維等生產工藝和產品研發。《規劃》要求,遼寧沿海經濟帶強化區域產業協作,差異化布局石化等優勢產業,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空間布局。大連重點發展綠色石化產業;錦州重點發展精細化工、新材料等產業;營口重點發展精細化工產業;盤錦重點發展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產業;葫蘆島重點發展精細化工產業。遼寧沿海經濟帶位于我國東北沿海地區,毗鄰渤海和黃海,包括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和葫蘆島 6 個沿海城市所轄行政區域,陸域面積 5.65 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 2920 公里,海域面積 6.8 萬平方公里,區位優勢明顯,資源稟賦優良。2020 年,該地區常住人口 1849.6 萬人,地區生產總值 1.2 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