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南通江山農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戴寶江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0-04-06
3月18日,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在南通金蛤島召開了2010年全國農藥協會秘書長聯席會議暨農藥行業媒體工作座談會,來自安徽、廣東、海南、湖北、湖南、江蘇、山東、上海、浙江、重慶、河北、江西、遼寧省以及南通市、溫州市的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以及中華合作時報、中國化工報、農資導報、農藥市場信息、農化市場十日訊、農藥、安徽農藥信息、農資與市場、精細化工中間體、現代農藥、今日農藥、世界農藥、中國農藥等編輯部的記者4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協會副秘書長曹承宇主持,如東縣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馮健主任致辭,羅海章理事長報告了中國農藥工業協會2009年工作總結及2010年計劃。
羅理事長首先通報了2009年全國農藥行業經濟運行情況。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9年全年累計生產農藥226.2萬噸,同比增長12.3%,再創歷史新高,其中殺蟲劑79.7萬噸,同比增長5.1%,占總產量的35.2%,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殺菌劑24.0萬噸,同比增長8.0%,占總產量的10.6%,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除草劑81.6萬噸,同比增長18.3%,占總產量的36.1%,同比提高3.7個百分點,第一次超過殺蟲劑所占比例。累計進口農藥4.4萬噸,同比下降0.5%,進口農藥數量相當于同期出口數量的8.7%,同期農藥產量的1.9%,進口農藥用匯3.3億美元,同比增長13.0%,平均進口單價7500美元/噸。出口農藥50.8萬噸,同比增長4.7%,為同期產量的22.5%。受國際金融危機及草甘膦非理性價格大幅漲落的影響,農藥出口金額大幅下降,全年為14.2億美元,同比下降29.8%,平均出口單價2795.3美元/噸,同比下降32.9%。全年進出口貿易順差10.8億美元,同比下降37.2%,其中除草劑順差6.3億元,占總順差的58.3%,同比下降43.6%。
2009年農藥行業工業總產值、銷售產值及產品銷售率有所提高,而利潤大幅下降,其中生物源農藥利潤呈正增長,行業虧損面略有下降,而虧損額增加。全行業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320.3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生物源農藥增長18.7%。完成現價銷售產值1280.4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生物源農藥增長21.8%。產品銷售率97.0%,同比提高0.9個百分。1~11月企業利潤總額為76.0億元,同比下降29.5%,這是受國際金融危機,特別是草甘膦非理性價格的大漲大跌影響所致。生物源農藥現價銷售產值為148.1億元,同比增長21.8%,占農藥總銷售產值的11.6%(不包括轉基因作物),位居世界前列。生物源農藥利潤總額9.9億元,同比增長17.9%,這與農藥總利潤呈負增長形成鮮明的對比。
羅理事長總結了2009年協會主要工作。一是緊密聯系各級政府,如實反映行業情況,協助政府正確決策。發揮協會專家優勢,協助政府研究制定《農藥工業產業政策》,組織討論、研究對《農藥管理條例(修訂稿)》的意見和建議,協助安監局對《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評價導則(試行)》征求修訂意見;協助政府農資打假,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反映行業真實情況,如修改“雙高”目錄,申請乙酰甲胺磷等產品享受國家出口退稅政策,維護企業切身利益;接受政府委托農藥生產核準、批件的相關工作、組織現場核查、農藥生產許可證和批準文件匯編,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繼續加強園區建設,創建產業示范基地(江蘇如東、山東濰坊);開展農藥調研工作,掌握行業經濟數據,如開展重點農藥企業經濟運行檢測統計工作,開展農藥產品質量調研工作,開展硫丹生產、加工和銷售情況調查等。二是堅持服務會員,搭建行業信息平臺,積極開展咨詢服務,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完成了第二次農藥行業信用評價,使以企業優惠條件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支持會員單位乙基氯化物反傾銷應訴;召開了2009年全國農藥交流會暨農化產品展覽會,同時召開了農藥行業融資并購峰會,召開了海峽兩岸農藥交流會,并隆重舉行了60周年農藥工業成就展,開展了農藥創新獎評選表彰;推薦優秀企業參與Agrow Awards評選活動;組織企業出國考察;開展化工培訓8個批次,在山東省農藥工業協會設立了化學分析工職業技能鑒定實訓基地;《中國農藥》雙月刊改為月刊,英文刊《China agrochemicals》辦得很有特色,發展特約通訊員35名。三是加強協會內部建設,努力完善日常工作,提高自身履職能力。3月21日在蘇州召開了2009年全國農藥協會秘書長聯席會議暨農藥行業媒體工作座談會,6月11~112日在青海西寧市召開了第八屆二次理事會及常務理事會,9月25日在上海召開了八屆三次常務理事會。
羅理事長提出了2010年協會重點工作。一是積極應對當前危機,引導行業穩定發展;二是密切關注《條例》修訂,爭取行業合法權益;三是加強實施監管力度,推進農藥綠色出口;四是成立農藥產品協作組,如吡蟲啉協作組、2、4-滴協作組、阿維菌素協作組等,還將成立其他大宗、熱點產品協作組,共同提高市場秩序;五是建立農藥統計體系,完善農藥生產企業生產年報制度,為政府正確制定產業政策、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建立產能過剩預警機制、建立淡季儲備提供準確的決策依據;六是與有關部門協調解決乳油產品淘汰問題,組織召開制劑會議(4月15~16日在蘇州召開“第二屆環境友好型農藥制劑加工技術及生產設備研討會”),提升行業加工水平;七是積極做好應對預案,加大農藥正面宣傳,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海南毒豇豆事件”引起的全面禁用高毒農藥名單。計劃6月召開第二屆全國農藥行業環保安全技術交流會,10月19~22日召開第十屆全國農藥交流會暨農化產品展覽會,交流會的主題是“節能減排調結構,團結協作上水平”,并開展論文征集工作。
湖南省農藥工業協會汪建沃、浙江省農藥工業協會姜書凱、重慶市農藥行業協會李天民、南通市農藥協會戴寶江、江蘇省農藥協會周荃、山東省農藥工業協會張昊、河北省農藥工業協會宋玉曼、上海肥料農藥協會曹樹球等先后發言,充分肯定了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一年來的工作,2010年的工作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大家對當前農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要求協會加大呼吁力度,切實維護行業利益。一是關于“毒豇豆”事件引起的新一輪高毒農藥禁止使用和生產問題,涉及的品種和企業較多,呼吁有關部門要解決好企業品種退市的補償機制問題,以及給企業一個適當的過渡期限;對農藥的安全使用,呼吁農技推廣部門要切實加強指導和負起監督管理責任。二是關于登記資料不能共享、浪費社會資源問題,呼吁有關部門盡快建立資料共享補償機制,把有限的人力、財力以及自然資源用在農藥科學合理使用的培訓指導以及農產品安全監測上來。三是行業對《農藥管理條例(修訂稿)》的重視還不夠,建議協會進一步呼吁有關部門修改條例不要強調部門利益,不要將《條例》變成部門規章,要分清政府與企業的職責,政府應該把職能轉變到關心社會公共利益如提高用藥水平、食品安全監管上來,過分地強調農藥登記資料和無休止的重復試驗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和不負責任,協會要反映企業訴求,要專門組織人員研究條文,積極向有關政府管理部門反映。四是關于停辦新乳油生產批準證書問題,企業反響比較大,大家認為淘汰乳油產品是發展方向,但有一個漸進過程,呼吁有關部門要協調一致,以科學的態度對農藥乳油產品分門別類處理,制定符合實際的淘汰計劃和替代方案,替代方案因品種而異,能轉為其它環保劑型的就轉,不能轉為其它劑型的要提高有效成分含量或改變溶劑類型,要求采用植物油或改性松脂等環保型和可再生溶劑,并且要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減少企業損失,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五是質監局生產許可證管理方面的銜接問題,國家標準公布后,未能及時列入目錄,質監局不受理企業的申請,企業只好沿用原有的批件標注產品,往往遭到工商局、農業執法大隊的查處;呼吁有關部門在公布國標的同時公布目錄;或規定國標公布后預先受理企業的預申報;或允許工信部繼續發放批件作為過渡;總之呼吁兩個部門對批件轉許可證要協商一個過渡辦法。六是批件審批公告速度太慢,影響企業產品上市,呼吁有關部門要加快辦理速度。七是關于農藥企業月報統計問題,建議有關部門改為季報或半年報,并且只對原藥生產和銷售進行統計分析,每年底所有企業應上報年報。八是按照農業部1158號公告精神,2009年12月底停止生產10%草甘膦水劑,但仍有二年銷售和使用時間,呼吁有關部門對公告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對違章生產的企業查處,維護行業公平競爭。
會議期間,中國農藥工業產業園區(如東洋口化工園區)召開了新聞媒體見面會,羅海章理事長及如東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馮健接受了全國農藥行業媒體記者的集體采訪,與會代表還參觀了如東洋口化工園區一、二期及相關企業,以及南通江山農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廠區。
秘書長語錄
汪建沃,湖南省農藥工業協會
“豇豆事件”完全是農藥使用不當所致。從農業部頒發的農藥登記證來看,水胺硫磷并未在蔬菜上予以登記,之所以導致“豇豆事件”發生,原因有二:一是農民明知故犯,由于其他農藥存在的抗性問題,使得應用效果不如水胺硫磷的好,以及市場價格沒有競爭優勢,所以在蟲害嚴重發生時,違規使用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高毒農藥;二是農民缺乏常規的使用知識,不知道如何科學使用農藥造成危害。這一事件的發生給我們的教訓有:一是要加強縣級植保站、鄉鎮農技站的服務功能,徹底改變目前植保系統重經營、輕服務的狀態,指導農民科學用藥,為農產品安全提供科學保障,國家應拿出專項資金,建立健全植保技術服務系統,改變過去政府采購農藥發放農民的那種單一“植保工程”的做法,切實加強植保技術服務;二是加強質監和執法部門對違規農藥的監督檢查和查處打擊力度,注重對高毒農藥的市場監管, 為農產品安全提供放心農資的質量保障;三是進一步規范農藥標簽,對高毒類農藥及對某些作物存在高風險類的農藥,要用醒目的字體在農藥標簽上對某些作物上禁止使用給予醒目的標注;四是從源頭上杜絕農藥制劑加工企業在農藥制劑產品中添加高毒農藥作為“隱性成分”,特別是原藥生產企業和原藥經營企業一定要把控高毒農藥的流向。
不知各位是否有同感,在產業群體中,農藥企業就是一個弱勢產業群體。工商、質監、農業執法、公安交通、安監、稅務等多個部門都可向農藥企業伸手罰款,企業就像“唐僧肉”,誰都想“吃一口”。我們要為農藥企業大聲呼吁:不搞利益驅動,收起你的雙手,請尊重農藥企業!
姜書凱,浙江省農藥工業協會
國家質監總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與工信部頒發的生產批準證書之間的轉換存在真空期,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困擾。當農藥產品被收錄進國家標準之后,其獲得的生產資質由生產批準證書轉換為生產許可證,工信部就不再受理企業上報的材料,而質監總局發布許可證名錄以及實施細則的時間相對滯后,這樣使得當地的質監局在細則沒有頒布之前也不愿意受理企業的上報材料,所以這之間造成的銜接不通暢,讓企業難以及時獲得生產許可證,而農藥又是季節性產品,這樣讓企業在市場上的銷售受到很大的影響。建議國家質監總局的生產許可證目錄和實施細則要及時同步頒布,或者在細則未出臺之前先受理預申報,或者允許工信部繼續頒發生產批準證書。
工信部原材料司在2009年下發的文件,要求企業在3月15日之前上報2009年的農藥生產情況年報表,各省的企業,最后都將材料轉交到省行業協會,本來協會人手就不夠,所以在材料報上來后,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又無資金支持,所以給各省協會造成一定困擾。建議現在的月度生產情況統計改為季度、年度統計,并且請有關部門出面,劃撥一定的資金,并指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
李天民,重慶市農藥行業協會
現在企業負擔很重,農藥生產企業不管是原藥還是制劑企業,都必須辦理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并且向省安監局繳納30-100多萬元的安全生產保證金。這個保證金在企業正常生產運行過程中是無法退還的,對于資金周轉不流暢的企業來說,壓力很大,相當于一大塊資金沒有了。行業協會應該為企業服務,替企業排憂解難。這一點江蘇省安監局就做得很好,原藥生產必須辦理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證,而對于制劑加工企業,如果加工過程中沒有產生新的危險化學品,則該企業就不需要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而只需辦理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這樣,就大幅度地減輕了制劑加工企業的負擔。江蘇省的這種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另外,關于乳油的問題,國家工信部于2009年8月1日起已停止頒發乳油產品生產批準證書新辦證。這一舉措出臺,受到農藥企業的普遍質疑。其理由有:一是這一舉措出臺極不慎重,既沒召開聽證會,又沒下發正式文件;二是目前停止乳油產品批準證書的審批,國際上尚無先例,也不符合我國國情;三是主管農藥登記、生產許可、生產批準的部門沒有協調,不少企業或已取得農藥登記證、或即將取得農藥登記證、或已取得田間藥效批準正在各種試驗之中,企業會因無法取得生產批準證而導致“三證不全”、對于一個品種,企業已經花費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的費用來進行登記,面對突如其來的政策,使得產品不能上市造成巨大損失;四是要有過渡期,不能“一刀切”, 8月1日是停止頒發乳油證書的日期,那么受理材料申請的截止日期是什么時候?前一個月還可以通過審查頒發證書,后一個月就把所有的產品給槍斃了。五是在此項政策頒布后,因為受到農藥企業的質疑,之后又頒布了一個解釋,補充說明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繼續申辦乳油的批準證書,但是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企業還是無法拿到乳油生產的批準證書,但是如果對于許可證產品,卻仍然能夠拿到乳油的生產許可證,農業部也在繼續頒發乳油的登記證,所以,對于一項新政策,應該在各部門銜接溝通好了之后再頒布出臺。所以,我們認為,關于乳油的禁用,考慮到環保及相關問題,其發展方向是正確的,但具體的做法是錯誤的。
涂偉毅,重慶市農藥行業協會
有關營業執照的問題,國家工商總局發文,要求所有生產的產品必須先取證,然后體現到進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之中。這樣一來,像有些制劑企業,如諾普信,有幾百上千個產品都要在營業執照中體現出來,那么就要編一本產品大全的小冊子了。而且,一旦增加新的制劑品種,營業執照就要隨時更新,這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困擾。建議還是恢復以前的規定,經營范圍一欄只要注明是農藥生產即可。
周荃,江蘇省農藥協會
今年的秘書長座談會選擇在如東洋口工業園區召開,這是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對江蘇工業園區的支持,更有助于我們了解開發區,了解中國農藥工業產業園區。在園區成立之初,并沒有顯露出自己獨有的特色,但是,通過幾年的發展,園區在環保、安全生產、管理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園區的特色和優勢越來越明顯。
今年的CAC會議,國內參展的外貿企業很多,這反映了大家都比較重視出口,關注國際市場,但是,我感覺卻忽視了國內市場。與此同時,外國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關注程度卻在加深,江蘇也是用藥大省,近兩年來,跨國公司(先正達、拜耳、陶氏、杜邦)的產品大量進入江蘇,銷售額達幾千萬美金,市場份額在逐漸擴大。而且,其銷售模式不同于國內企業的賒銷,他們是預付款進行銷售,但是其售后服務體系完善,植保銷售隊伍進入每個村落,對農民進行科學用藥的培訓。江蘇省人民政府一直在倡導統一防治和指導農民科學用藥的理念,這種現象值得中國的農藥企業深思以及重視,如何加強與植保站的合作,群防群治,維護和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維護好現有的市場。
曹樹球,上海肥料農藥行業協會
關于《農藥管理條例》的修改,政府各職能部門應該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能范圍來分工管理,法規的制定要站在公共立場上,而不能混淆企業與管理的職能。而行業對《農藥管理條例(修訂稿)》的重視還不夠,建議協會進一步呼吁有關部門修改條例不要強調部門利益,混淆政府職能,不要將《條例》變成部門規章,要分清政府與企業的職責,政府應該把重心轉變到關心社會公共利益如提高用藥水平、食品安全監管以及環境安全上來,過分地強調農藥登記資料和無休止的重復試驗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和不負責任。安全、科學、合理使用農藥 是世界各政府關注的重點,因為其直接涉及到食品安全和地下水的環境保護問題。這是標志著各級政府對人民、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惠及子孫萬代的大事。因此加強用藥管理是各級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頭等職責。建議國家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公益服務平臺,引導和教育農民科學、合理、安全用藥。強化農民的培訓。
張昊,山東省農藥工業協會
對農藥行業影響比較大的是易制毒化學品的第三類的產品目錄,包含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高錳酸鉀,硫酸,鹽酸這些農藥常用的產品,申請購買和使用手續繁雜,并且危化品登記目錄不是很明晰,比如登記的原藥是高毒,復配制劑可能是低毒,如果按照危化品管理,對生產企業是個很大的問題,而且衛生部出具的產品毒性報告不認可,這些都嚴重了企業的生產經營。
戴寶江,南通市農藥協會
按照農業部1158號公告精神,2009年12月底停止生產10%草甘膦水劑,但仍有兩年銷售和使用時間,正規合法企業因為環保投入的加大,致使日子很難過。呼吁有關部門對公告執行情況以及非法生產進行查處,以維護行業公平競爭。同時,希望協會能夠找到切入點,以恢復草甘膦市場的元氣。
宋玉曼,河北省農藥工業協會
國家政策的頒布隨意性太強,既不征求企業意見,也不召開聽證會,對于行政管理部門來說,隨意性太強的話會影響政府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建議以后在有新政策頒布出臺的時候,要廣泛聽取民眾的意見。
去年由于政府部門職能的轉換,使得生產批準證書的發放時效性不夠,很多去年上報的材料到今年現在還沒有拿到批準證書,而農藥是季節性產品,企業拿不到批準證書,就無法在市場銷售,錯過銷售旺季,使得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狀況受到影響。建議以后要加快批準證書的發放速度和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