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資導報 日期:2009-03-16
近日,記者在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召開的“農藥行業經濟形勢分析會”上了解到,面對當前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十個方面的工作。
1.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積極實行“三保”方針。
一是確保政策落到實處,確保農藥穩定生產,保障供應。二是保發展,保生產,保就業,保穩定。三是保出口。
2.加強農藥行業管理,促進農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建立部級溝通與合作機制,包括農藥的生產、流通、使用等,共同分析農藥生產、經營的形勢,農業農田生產形勢,建立快速反應機制。二是建立信息共同披露機制,如進出口、原料價格、庫存、原料供應、市場需求及相關政策變化等問題,要及時向社會公布。三是加強政策與法律建設,如農藥管理條例修訂、農藥發展產業政策的制度等。四是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引導和服務,結合一些行情方面的問題和生產過程中的問題,由政府部門、協會等組織及時召開會議,提出一些好的建議。
3.做好發展規劃的制定。
農藥工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長期積累的結構性不合理、創新能力弱、環保治理投入不足、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顯得日益突出。面對食品安全和糧食安全的嚴峻局面,需要進一步研究農藥工業保障食品安全和糧食安全的能力,細化保障措施,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研究提出農藥工業發展規劃與產業政策,以期推動農藥工業優化結構,提高農藥工業的保障能力,促進農藥工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加大技術創新和改造力度。
一是高效、安全、環境相容性好的農藥新品種;二是高毒農藥的替代品種;三是直播水田和拋秧田除草劑;四是玉米、大豆、油菜和蔬菜等旱田除草劑;五是水果蔬菜用殺菌劑和病毒抑制劑生產;六是農藥三廢治理和廢棄物處置;七是先進的、安全的農藥使用器具的生產、推廣和應用。
5.推動農藥行業結構優化。
一是加大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適時發布落后、高毒高殘的品種其企業名單。二是根據總量過剩的情況,謹慎或不批新增生產企業和生產能力;三是全國工商部門加大對無照、黑戶生產企業打擊力度,維護農藥的生產與經營秩序。
6.保證稅收政策相對穩定。
一是建議有關部門調升農藥制劑的出口退稅。在制訂新的稅率調整政策時,調整制劑出口退稅稅率,享受和原藥出口退稅相同的稅率。二是對誤列入“雙高”目錄的品種進行調整。三是對甲胺磷、甲基對硫磷等國際市場有需求的產品,在嚴格監管下考慮適當出口。
7.嘗試建立農藥淡季儲備制度
建立以農藥企業為主的淡季儲備制度,一方面用以解決農藥行業淡季資金周轉困難。另一方面對于防治農業突發性、大面積病蟲害意義重大。
8.加大對行業的監管力度。
主要是在質量安全的制定標準,取締黑戶,集中打假等方面加大監管力度。
9.加強對農藥生產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情況的監測,建立生產情況申報制度。
機構改革后,農藥生產管理職能由發改委劃入工信部。為進一步做好農藥生產管理工作,促進農藥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及時、準確地掌握農藥品種及產量情況,加強對農藥生產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情況的監測,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制定農藥生產企業農藥產品生產情況申報制度。《關于上報農藥生產情況的通知》(草稿)通過大家提出的意見,適當修改后將正式行文下發。
10.進一步充分發揮農藥協會的作用。
協會應在農藥行業的重大研究、重要生產力布局結構調整、重要標準的制定、重要的技術發展方向以及做好行業自律、引導行業參與國際競爭的組織者和實踐者中發揮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