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09-08-28
國外相關媒體的有關報道顯示:今年一季度拜耳、巴斯夫、陶氏益農三家農藥制造企業的銷售額及收益數據都有所增長。這些公司對于2009年全年的預期非常樂觀。
拜耳農業化學品銷售額增長7%
拜耳公司的作物保護產品在2009年一季度銷售額增長6.9%,達17.34億歐元。幣值調整后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其中價格上調了4%,同時銷量增長了3%。拜耳公司的首席執行官Berschauer教授稱,公司在2009年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全年的銷售增長和盈利額值得期待。
Berschauer透露,盡管經濟大環境十分惡劣,但該公司收入僅在東部市場受到一定沖擊。在全球范圍內,尤其是貨幣表現疲軟的地區,產品價格不斷走高。其中在北美洲的漲幅最大,產品美元價飛漲了20%。
據了解,除草劑和抑真菌劑引領了這波漲價大潮。其中除草劑生意仍然在拜耳公司中占有最大的份額,銷售額上浮了11.3%達到7.39億歐元。種子處理劑的銷量增長了4.3%。但受到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干旱和蟲害率低的影響,其殺蟲劑的銷量下降10%,銷售額僅為2.9億歐元。
但是,該公司實際利潤的增長卻是十分微薄的。在不考慮利息、稅費、折舊和攤銷前盈利等因素的情況下,公司收入增長了7.6%,達6.07億歐元。但如果把上述因素計算在內,公司業績僅僅增長了0.7%。
展望前景,拜耳今年的形勢相當樂觀。公司2009年息稅前利潤率預期達到了25%。與去年收益基本持平。公司對整體產業前景及產品價格一路看漲。
巴斯夫(BASF)創新季度銷售額
來自巴斯夫的統計數據顯示,隨著銷量和價格的雙雙上漲,巴斯夫農業服務部2009年一季度總收入達114.5萬歐元,漲幅為21%。其中銷量增長8%,價格上揚了7%。同時,美元和日元的升值使公司收入憑借有利的匯率增加了5%。
該公司收入在扣除利息、稅費、折舊和攤還(EBITDA)之前增長了26.8%,達到3.88億歐元;而利稅前收入(EBIT)增長了31.3%。盡管銷售成本和研究與開發成本(R&D)上漲,但產品銷量、售價的上升以及有利的匯率在抵消了增高的成本之外,仍然創造了更高的利潤。值得一提的是,農業服務部是巴斯夫公司中唯一利潤增長的部門。
在歐洲,隨著銷量和價格的不斷拉高,公司銷售額大幅上升,其中抑真菌劑和除草劑表現尤為突出。但是,英鎊以及一些東歐國家貨幣的貶值給銷量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同時,該公司在北美洲與亞洲的銷售額同樣直線上升。受甘蔗種植面積的縮減以及阿根廷和巴西南部旱災的影響,產品銷售量在南美洲有所下滑。好在匯率的有利浮動幫助公司將銷售額基本維持在與去年同一水平線上。公司表示將會在這一區域繼續執行嚴苛的債務與應收款管理。
巴斯夫對公司前景的觀望比較謹慎。他們希望其農業服務部能在后面幾個季度中再接再厲,拉高銷售量及營業額。在2008年,該公司農業化學品銷售額創紀錄地增長了8.7%。
陶氏益農堅持出售優良資產
陶氏益農在2009年一季度實現了創紀錄的銷售額和利潤。但其母公司——陶氏公司(Dow Chemical)確定要在今年年底將出售價值40億美元的資產,來償還債務。
數字顯示,陶氏益農一季度的銷售額增長了10%,到達14.46億美元,實現了公司連續11個季度的業績增長。
該公司表示,業績的增長體現出有機增長和收購帶來的利好因素。同時,由于產品價格一直維持穩定,因此銷售額的增長完全來源于銷售量的提高。盡管地方銷售價格提高了6%,但這部分的提價完全被貨幣利率的下降抵消掉了。他們的稅前總收入為3.38億美元,漲幅為2.1%,創下了三年來的季度紀錄。
陶氏益農業績不錯,為什么卻面臨被部分出售的局面?陶氏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利偉誠 (Andrew N. Liveris) 表示:“考慮到當前農業界的資產市場,我們已經出臺了嚴密的估價進程。我們目前的選擇包括了全面的削減投資、成立合資企業或進行首次公開募股。公司作出的任何出售資產的決定都是因為它極具吸引力,公司要為其股東的利益著想。”
早在2001年,陶氏就開始尋找其農業生意的合作伙伴,希望以單獨實體的形式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而最新的消息顯示,這一動作已經被納入了五年計劃的框架。利偉誠透露,在過去的三個月中,該公司的這一項目吸引了大批的競標者,公司與其中的多家企業進行了深入的接洽,蘊含了無限的商機。
該公司指出,在一季度,他們司在其農用化學品和轉基因種子的生意中維持了價格不變,同時創造了更高的銷量。其中農用化學品銷售額的增長得益于新產品近乎翻倍的銷售表現。北歐和加拿大需求的增長則拉高了谷物除草劑甲氧磺草胺(pyroxsulam)的銷量。在稻米的主要產區,中國和歐洲南部地區,稻米除草劑五氟磺草胺(penoxsulam)銷量有所上升,并且該產品將于季度內在希臘、土耳其和埃及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