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資導報 日期:2010-07-27
2010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下發了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這份文件出臺了多個鞏固農業農村發展好形勢的“新辦法”,這些惠農新措施將對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長遠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農藥作為確保糧食豐收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農藥行業的健康發展將直接影響到農民收益和惠農政策的落實,農藥行業企業將如何抓住機遇,提高企業科技和管理水平,縮小與國外企業的差距,加快行業發展步伐?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到了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對協會理事長羅海章先生進行了采訪。
記者:羅會長您好,很感謝您在百忙中接受我的采訪。農藥是重要的農業投入品,是保障糧食豐收的關鍵,據了解,我國已是全球農藥生產大國,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農藥行業的發展也關系全球農業生產的穩定,可否請您介紹一下近期行業發展狀況?
羅會長:謝謝媒體對農藥行業的關注,農藥行業不是一個大行業,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行業,2009年由于受到全球經濟危機和國內市場低迷的影響,再加上病蟲草害較輕,原材料的漲價,市場價格探底,迫使許多企業出現停產或半停產,整個行業發展受阻,這里有一些數據,2009年農藥行業工業總產值、銷售產值及產品銷售率有所提高,而利潤大幅下降,全行業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320.3億元,同比增長4.4%, 1~11月企業利潤總額為76.0億元,同比卻下降29.5%。2010年中國農藥工業發展的環境并不寬松,金融危機從美國轉入歐洲,海外市場仍然蕭條。在這種情況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及時出臺,進一步強調了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的重要性,農村經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提高糧食等農產品的補貼等一系列惠農政策,將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和購買力,所有這些都有利于中國農藥行業長遠、持續、健康發展,有利于市場供求能力的提高,刺激消費環境的改善,使更多的農藥新品種能擴大市場占有率,從而提高企業利潤的提高,這些有利因素使農藥行業迅速振奮起來,從2010年一季度看,全國生產農藥58.2萬噸,同比增長16.6%,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362.7億元,同比增長22.8%,完成現價銷售產值341.5億元,同比增長23.5%,隨著國內市場的全面啟動,農藥工業的發展將再次迎來春天。
記者:羅會長,您認為阻礙中國農藥行業發展最主要的是哪幾個方面?
羅會長: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企業規范化建設水平較低,我國農藥生產工藝技術水平不低,有些還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但還有相當一批企業社會責任關懷意識不強,節能減排任務繁重,這些都需要迅速調整完善,加快縮小與國外企業從理念到管理上的差距;二是出口企業規模尚待提高。長期以來我國農藥出口數量和利潤不成比例,企業出口由于受國外農藥登記政策的限制,基本以原藥出口為主,大部分利潤都讓給了國外加工企業,利潤低也就不難理解了。扶持一批有實力、重誠信的外向型企業,加大海外產品登記力度,擴大農藥制劑產品的出口,打造企業海外品牌將是提高出口水平和利潤的根本辦法;三是受到國內產業政策的影響,部分品種的生產受到限制或即將受到限制,企業對產品結構調整還沒有做好準備,創新品種的研發及市場推廣還尚待時日。
記者:羅會長,針對您剛才所說的制約行業發展的幾方面因素,那農藥企業應如何加強自身建設,行業協會的有哪些建議?
羅會長:國內企業必須看到與國際大公司的差距,在管理和建設理念上如社會責任關懷等問題上的提高。抓住目前經濟危機的機遇,加大海外拓展力度,同時堅定不移地樹立誠信經營的理念,打造國際品牌。轉變國內市場營銷模式,加強植保科技服務,承擔起服務三農的責任。農藥企業社會責任關懷,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起對環境、社會和員工的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職業健康、生產安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主要內容包括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大方面,企業只有保持這三方面的諧調發展,才能實現健康持續成長的終極目標。農藥生產是化學工業,環保問題尤為重要,隨著企業環保意識和地方環保監測力度的加強,企業環保投入逐年增加,EHS(環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縮寫)建設已成為企業的未來發展的共識,經過近幾年的努力行業中已出現一批在這些方面優秀的企業。外貿出口方面,我國不僅是世界上的農藥生產大國之一,同時也是農藥出口大國之一,并且我國已經連續7年出口大于進口,出口量和出口額年年有增。目前我國農藥出口主要是生產企業自主出口以及通過外貿公司代理出口,海外市場已成為生產企業重要的銷售支撐點。目前國內單個企業出口規模都不大,要想在國際市場上有長足的發展,必須建立良好的信譽保證,誠信服務,從而擴大銷售額,近年來,一批具有先進管理意識的企業積極在海外發展自有品牌,加大海外農藥登記力度,結合先進的物流管理體系,注重培養海外誠信經營品牌,已經贏得海內外客商的認可,也使企業本身在境外市場份額逐年增長,為行業快速健康的發展樹立了榜樣。近幾年國內營銷模式漸變的可喜現象,扁平化營銷模式已成為農藥銷售的熱點。中國是農業大國,以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為5億多農民的科技服務成為保障糧食豐收的重中之重。我國的種植結構為分散型小規模方式生產,種植戶多且分散,今年出現的海南“毒豇豆”事件和青島“毒韭菜”事件某種程度上就是因為植保知識匱乏、農藥濫用、監管不力等多種因素導致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的社會影響,大力推廣植保服務刻不容緩。農業發展的大環境需要農藥工業大力發展植保服務事業,90年代以來,加強食品安全的呼聲日益高漲,行業一方面在不斷淘汰高毒農藥品種,使目前高效低毒農藥已占到所有品種的97%,同時加快研制和推出新品種的步伐;另一方面要做好植保服務推廣,進行綠色消費的教育和培養,以改變部分農民用藥知識匱乏和法制觀念淡薄的狀況。近年來,隨著企業銷售模式的改變,企業銷售人員的服務已可以直接覆蓋到鄉、村一級,企業組織植保科技服務隊,走向田間地頭,開展各種形式的講座和培訓,講解產品的藥性和施用方法,已逐步形成許多企業營銷推廣的重要手段,此舉為提高農民科學施藥和植保知識普及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記者:謝謝羅會長的介紹,通過您的介紹使我了解到企業發展狀態和農藥協會對行業企業未來發展的建議。那么最后再問一個問題,就是在您剛才所說的三個方面在行業中是否有了成功的企業呢?
羅會長:當然有,而且還不是一二家,我們有許多優秀企業通過近十年來努力,某些品種已發展成為亞洲乃至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弘揚社會責任關懷,樹立服務三農意識是全行業的責任,作為行業組織更應該對以上作出突出成績的企業進行褒獎和宣傳,為打造品牌企業,樹立行業標桿,協會決定今年7月至9月在全行業開展“第三屆中國農藥創新貢獻獎”評選活動,并邀請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植保(中國)協會、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作為協辦單位。評選將側重于在責任關懷、誠信經營及植保科技服務下鄉三個方面作出突出成績的企業,擬分別設立: “農藥行業社會責任關懷十佳企業”、“農藥行業出口貿易誠信十佳企業”、“農藥行業植保科技服務下鄉十佳企業”等獎項。本次評選活動是面對在國內包括外資、臺資的所有合法企業,采取自薦申報和推薦方式確定候選單位,由組委會組織專家評審確定遴選入圍單位,屆時,我們將舉辦隆重的頒獎儀式在10月19日在上海召開的“第十屆全國農藥交流會”期間進行表彰,到時歡迎你來現場采訪獲獎企業。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我們今后還將通過各種形式積極推動行業結構調整,圍繞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和帶來的發展機遇,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實現中國農藥產業的騰飛,路途雖然艱辛,但我堅信這一天在不遠的將來會實現的。
記者:謝謝羅會長的邀請,我一定不會錯過上海這一盛會,我也會繼續關注農藥行業的發展動態,及時報道,今天耽誤您很多時間了,再次感謝您和協會為行業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