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1-02-15
在國家有關部門加大對農藥市場監管,大力推廣統防統治和國外農藥公司大舉進軍國內市場的情況下,業內人士在農藥流通渠道上進行了諸多大膽的嘗試與創新,目前已初現變革,尤其是農藥連鎖經營比其他農資產品的連鎖經營發展更快、路走得更遠。這是記者11月26~27日在由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主辦、農藥市場信息編輯部承辦的中國農藥經銷商高峰論壇上獲得的信息。
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劉堅會長認為,農藥營銷環節一頭連著企業,一頭連著農民和農業生產,農民使用農藥常受走街串巷的經銷商引導,搞不好就會誤導農民對農藥的使用。另一方面,對于生產企業來說則要服務于市場,什么產品好則生產什么,所以營銷環節始終是農藥產業必須特別關注的環節,應把連鎖經營和統防統治結合起來,開展創新型營銷方式。
據2009年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農藥市場總值為250億元,其中進口農藥為50億元,占市場份額的20%,連續三年,進口農藥都以10%~15%的速度增長,而國產農藥的銷售增長率在5%~10%。在市場增長的前提下,國家有關部門不斷加強市場監管力度,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劉紹仁處長認為,今年以來農藥市場監管社會關注度之高前所未有,兩次監督抽查匯總結果顯示,農藥合格率為83.8%,比2009年增長1.2個百分點。
中農立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黃凱表示,目前中國農藥同質化現象嚴重。銷售網絡進入門檻低,經營人員知識結構參差不齊,也造成了低層次競爭。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業種植結構也在快速變化,農藥經營的思維和模式面臨更大的挑戰,希望有更多的創新來適應新的農業結構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農藥經營將走向規模化、集約化;高新產品將逐步取代老產品而成為主流;農藥流通領域將從無序轉為有序;市場營銷和技術營銷將成為主流銷售模式,從以前的單純賣產品,轉變為附加更多的服務;專業化防治、機械化植保和直接服務種田大戶比例將上升。農藥連鎖經營、加盟經營不斷的探索與發展將會成為一種趨勢,雖然在摸索之中,他們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已經給我們預備了很好的發展機會,為我們儲備了更好的發展經驗。
農藥連鎖經營近年發展速度喜人,雖然在探索的道路上有一些連鎖經營企業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成為了“先烈”,但仍有很多企業作出了積極探索,錦繡千村農資連鎖(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向東告訴記者,目前農村的種植結構、種植模式和農民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小農經濟到大農經濟的轉變);城鄉一體化會使中國農業實現革命性轉變,傳統農業被日漸取代,我們現有的營銷模式將不復存在。國家醞釀用三年時間,構建新型農業服務體系,原來的一千戶農民可能只剩十戶或五戶,他們會選擇到哪里去購買農資,悲觀估計到時行業內將“死掉”80%的批發商,90%的零售商,因此農藥連鎖經營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