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1-02-18
農資產品是指與農業生產有關的產品,包括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農膜等各種農用生產資料,具有品種規格繁多、技術含量高、季節性和地域性強、產地不一等特點,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最近,筆者就整個農資市場近年來的總體情況作了深入的調查,進行了縝密深入的分析,對今后走勢以及營銷思路變革進行了研討。
一、農資市場的現狀
近年來,受國家宏觀政策調控和產業政策調整、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的急劇擴大、農民種植和耕作觀念的轉變、嚴重的大范圍氣象及其次生災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農資市場特別是農藥、化肥以及種子市場,市場低迷,需求不振,庫溢價跌,總的形勢是主次混沌,撲朔迷離,詭異難測,亂象紛呈,走向不明,形勢嚴峻。特別是優良種業(如蔬菜)九成以上的市場被國外進口種子所控制,同比價格高出國產種子20%,這不僅是中國種業的損失,同時還加大了全體國人的消費負擔。隨著農作物耕作模式的革新和反季節作物生產規模的快速發展,農膜市場需求較大,但同業之間無序競爭卻頗為激烈。市場上“三無”農膜產品橫行,劣質薄膜充斥農資市場,農膜質量參差不齊,新料膜市場份額被擠占。傳統的農耕工具已基本淡出市場。各種農業機械工具市場雖有國家興農傾斜扶持政策的推廣激勵機制,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農機產品銷售差強人意,旺季不旺,補貼效果不夠明顯。
二、形成原因及分析
從體制上講,目前的農資流通體制是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變革過渡過程中,打破由基層國營統購統銷模式,轉向由其職工和一部分農業技術人員分散個體經營戶為主的無序競爭分銷網絡格局,從營銷方式上講,農資市場和其它工業品、消費品市場不同,本身具有獨特的五大特性,即購買單位的分散性、購買過程的季節性、差異明顯的地域性、價格受農產品價格跌漲影響的抑揚性、供需信息發布接受的不對稱性。農民作為其主要消費對象,選購過程當中的跟隨性、隨意性和價格最低原則等購買特點相當突出。經銷商作為連接供需雙方的介質,受其所處環境、接觸對象以及商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本能意識等因素的影響,在開發市場、經營布局、銷售策略上首先考慮的是價格和利潤最大化,基于此,一些不法廠商大肆制假販假,用偽劣產品低價沖擊擾亂市場。在供求關系上,總的來講是供大于求,完全進入買方市場。由于國家對農資生產行業缺乏規范的管理制度,重建設,輕研發,使得農資產業進入門檻大幅度降低,加之改革開放初期農資行業有著較高的利潤空間,大量資金的流入,使得農資生產企業數量激增、重復建設、產大于需,低端產品多,生產企業之間的競爭進入白熾化階段。由于農資生產流通秩序的長期混亂,導致行業內企業間以高額的回扣、大量鋪貨為主要競爭手段,經銷商以價格為主要手段來拉攏顧客。由于行業內競爭手段和競爭層次普遍不高,因此無法帶動整個產業經營管理素質的大幅度提升。這也是泱泱農業大國無法孕育出經營能力和資本實力異常突出的名牌農資生產企業和企業集團根本原因。
三、整合振興農資市場的應對之策
一個農業大國,沒有一個健康規范充滿活力的農資市場做配套支撐,其產業地位肯定孱弱,可持續性發展的后勁肯定不足,投入產出比肯定不大,從業者的生產經營積極性肯定不高,如果長此以往,農業產業在國家的基礎地位必然會萎靡動搖,必然會影響到國家的穩定。因此,從國家穩定的戰略高度出發,農資市場亂象紛呈的狀況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整合振興之策:
1,產需直供方式是打破目前農資市場困窘局面的利器,其基本內涵是:公司(生產廠家)直接與用戶0距離對接,刪除了所有的中間環節(批發商與經銷商),通過電子商務確定供貨品名、數量、價位、付款方式、供貨時間地點等,最后由售服機構現場提供全面的技術服務指導以及各種產品供需信息的通報和收集,不但降低了用戶的投資成本,更重要的是杜絕了多龍鬧海眾僧爭粥的混亂場面和假冒偽劣產品對用戶利益的損害。在技術培訓方面,總公司則專人為辦事處提供技術支持,幫助解決現實操作中的疑難問題。在實踐上,陜西省渭南高新區促花王科技有限公司,為開創中國農資直銷模式作出了優秀的范本,他們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把把最新研發的高新產品促花王系列、壯蒂靈系列、新高脂膜、果樹促控器等科研成果在眾多涉農網站上廣泛宣傳,效果相當明顯,該公司產品不但深受廣大農民用戶青睞,也使各地區辦事處工作者獲得了豐厚回報。而原有的中間環節(包括經銷商、分銷商和總代理)則依賴自身的素質、能力和商業資源背(掛)靠公司成為公司的專門售服機構——駐外辦事處。公司將把裁減推銷員的待遇和不可預見的經濟損耗,直接發放給駐外辦事處工作人員作為豐厚薪酬。
2,根據市場需求和國家產業政策導向,農業種植業內部要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在經營方式上要積極引導從業者有分散經營盡快向產業基地化、規模集約化經營轉化,國家及各級政府要從政策上、資源配置上予以傾斜支持,加快和促進大型的糧食基地、棉花基地、蔬菜基地、林果基地、花卉園林基地、藥材基地以及各類經濟作物生產基地的建設,能有效擴大購買單位的集中性,減少分散性;能較好地體現品牌的價值,降低購買的跟隨性和隨意性。
3,國家要從長期戰略角度出發切實加大(而不是在文件上)對農業及其相關產業的關注重視和傾斜扶持,要堅決克服糾正從上至下的人心浮躁、目光短視、唯利是圖、互損互傷的單純市場經濟觀念,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前提下,根據市場和產業需求導向加大調整力度,激勵研發創新體系,嚴格行業準入門檻,按照清潔農藥的標準,淘汰落后產能,進行新一輪行業重組,形成一批產業布局合理、集高端技術研發、環保工藝生產、把握市場走向于一體的企業航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