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1-02-21
2010年是農藥行業加快整合的一年,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對資源調配合理性的調整,相信經過整合,我國農藥企業將具有更強的競爭力,能夠更好地為糧食安全服務。“整合”之所以成為2010年的關鍵詞之一,是由于年初轟動全國的“毒豇豆”事件使全國人民對于農藥行業的關注達到了近年來的頂峰,農藥行業的亂象也進入國家決策層眼中。我國未來10年農藥行業規模化發展成為主題。
同時,2010年農藥產量持續增長,至242萬噸左右,同比增長20%;出口量在55萬噸左右,創歷史最高。在農藥產量持續增長的同時,國內需求和價格穩中有降。2010年農藥市場的主要特征是:由于產能過剩,農藥價格為近3年來最低,但進入10月份后已經出現明顯回升;價格戰等惡性競爭損害了企業的盈利能力;節能減排、環保設施的投入使得農藥生產成本增加10%以上;人民幣持續升值,使得出口利潤空間至少縮減了2-3個百分點;極端氣候頻發對病蟲草害發生趨勢難以預測,流通渠道庫存增多,造成市場頻繁波動。
國內市場整合發展
規模化是任何一個行業發展的必經道路,對于企業和行業來說都是一個脫胎換骨的過程。2010年3月5日,諾普信投資4449.03萬元全資收購福建新農大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4月,湖北宜化集團與仙隆化工簽約,宜化集團1.2億元收購仙隆化工100%股權,正式入主仙隆化工。同期,利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公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告稱,該公司擬向江蘇快達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增資1.7億元,認購快達農化向其新發行的6438.49萬股股票,折合每股發行價格為2.6404 元。此次增資完成后,利爾化學將持有新發行后的快達農化總股本的51%,成為其控股股東,有利于實現規模化快速發展。2010年12月30日,利爾化學披露重大資產重組公告,擬以現金1.7億元認購江蘇快達農化股份有限公司51%股權,并預測交易完成后營業收入將實現超過100%的增長,凈利潤約增長 28%;12月28日,諾普信披露擬以1.05億元受讓常隆化工持有的常隆農化35%股權;12月22日,華邦制藥公告進一步加碼農藥業務,擬攜手諾普信參與江西禾益化工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增資完成后,兩家上市公司將并列禾益化工的二股東。農藥市場經過4000余家藥企的混戰導致利潤極薄后,在市場的壓力下跑馬圈地,整合市場,開始了兼并整合的潮流。
國際反傾銷越來越嚴重
2010年5月10日,印度商業和工業部下屬的反傾銷調查機構對中國產農藥用化學品二乙基硫代磷酰氯作出反傾銷終裁,每公斤化學品征收最多 1.15美元反傾銷稅。而4月30日,美國澳寶公司的反傾銷調查撤銷了對華草甘膦反傾銷申請。兩起反傾銷案結果是一喜一憂,真實地凸顯出中國農藥在全球貿易中的現狀。雖然2010年12月16 日,歐盟對原產于中國的草甘膦作出反傾銷日落復審終裁取消對原產于中國的草甘膦的反傾銷日落復審調查,并自2010年12月13日取消該反傾銷措施。但是隨著經濟危機的加深,貿易保護主義越發抬頭,農藥出口面臨的局面短時期內不會獲得太大改觀。
除被反傾銷外,中國農藥產品在全球市場上受到國外貿易救濟打擊也很嚴重。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預測,受歐盟REACH法規的影響,中國農藥產品將部分退出歐盟市場,每年將減少出口額7000萬美元以上,隨著歐盟東擴,中國農藥出口所受到的損失將超過8000萬美元。
政策導向
目前,我國農藥生產能力和產量已經位居世界前列,成為全球重要的農藥生產國和出口國。但是,在農藥工業快速發展過程中,重復建設嚴重,產能過剩,行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經營秩序混亂等問題不斷凸顯。為此在2010年9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正式公布《農藥產業政策》(以下簡稱《政策》)。《政策》明確了今后10年我國農藥工業在總量控制、產業布局、企業組織結構、工藝技術和市場秩序等方面的發展目標。這是近10多年來,政府部門首次出臺、專門針對農藥工業發展的一項產業政策。
農藥行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農業部和海關總署聯合建設的農藥進出口管理電子聯網核銷系統正式運行,標志著農藥進出口進入了電子監管時代。農藥進出口中的企業申報、農業部審核、海關通關等全過程均可在互聯網上完成。
農藥生產是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2010年工信部發布《農藥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提出目標為:到 2012 年,莠滅凈一步法綠色合成工藝、高品質甲基嘧啶磷清潔生產技術將覆蓋全行業,草甘膦副產氯甲烷清潔回收技術、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清潔生產技術及樂果原藥清潔生產技術將達到80%的行業普及率,二苯醚類除草劑原藥生產三廢回收技術、常壓空氣氧化產二苯醚酸技術等將達到30%-50%行業普及率。6月份,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公布了主要針對茶黑刺粉虱、玉米蚜等害蟲在茶樹、玉米、柑橘等作物為害的高毒農藥替代品種及配套使用技術,替代農藥產品主要是啶蟲脒、噻蟲嗪、乙酰甲胺磷、吡蟲啉、阿維菌素等。這是高毒農藥替代試驗示范項目實施5年多來所公布的第五批替代藥劑品種及技術。同時,政府出臺新一輪的高毒農藥禁用政策。其中包括:在2010年底,撤銷溴甲烷等7 種高毒農藥在茶葉、蔬菜、果樹等作物上的登記;在2011年底之前,撤銷苯線磷等10種高毒農藥的登記和生產許可;2013年底以前停止其在國內的銷售和使用;對克百威等8個尚未找到合適替代品種的高毒農藥品種,本著“成熟一個,禁用一個”的原則,擇機啟動禁用程序。
展望
病蟲害發生形勢和國內需求方面,由于2010年的中部和北方地區雨水偏多,各種農作物的病蟲害多發猖獗,越冬基數偏大,導致2011年的防治壓力加大,用藥需求增加。同時,糧油、林果、蔬菜、藥材、花卉、牧草、園林等方面使用的高效、低毒、低用量的除草劑、殺菌劑等的用量將會明顯增多。
出口形勢方面,據2010年第七屆國際植保會議的數據,2010年全球農藥市場增長3.4%,2011年有望繼續增長,成為中國農藥出口的一大利好,特別是南半球國家對中國除草劑和殺菌劑有較大的需求。
生產成本方面,農藥企業的環保政策壓力將持續增大,并可能被開征環保稅;上游化工原料如甲醇、硫磺、苯類等均將保持堅挺,因此農藥生產成本將繼續上升,從而對農藥價格形成較強支撐。
由此預計,2011年農藥價格將繼續2010年第四季度的上行態勢,全年將呈現產銷兩旺的局面,同時農藥行業利潤率也有望得到較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