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初柏 來源:中國農藥網 日期:2011-04-01
總體思路:今后及“十二五”時期,江蘇農藥管理工作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大局,把握農藥產業發展方向,完善農藥登記管理制度,健全市場監管機制,轉變農藥使用方式,強化管理隊伍建設,提升技術支撐能力,推進工作理念、管理機制、監管方式和服務模式的創新。逐步形成橫向聯合、縱向協作、運行高效的農藥管理工作新格局。
目標任務: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為總體目標,建立1個體系、提高2項能力、促進3個轉變、建立4個機制,實現5個提升?!耙粋€體系”即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農藥監督管理體系;“兩個提高”即提高市場監管能力和技術支撐能力; “三個轉變”即促進職能工作以登記為重心向登記調控和市場監管聯動轉變,市場監管以市場抽查為主向全程監管轉變,技術支撐以藥效試驗為主向登記評價和風險監測并重轉變;“四個機制”即全面建立信息公開機制、風險防范機制、應急處理機制、目標考核機制;
“五個提升”:
——提升農藥管理工作能力。健全省市縣三級管理隊伍,做到處室明確、人員到位、職責落實。
——提升農藥市場監管能力。實現農藥監管全覆蓋,農藥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100%納入監管。促進農藥產品質量穩步提升,質量監測合格率達到90%以上,標簽監測合格率達到88%。
——提升農藥品種安全水平。嚴格相同產品登記,鼓勵新型品種、劑型優化以及小宗作物和園林作物等特殊用途農藥的登記,逐步淘汰高毒高殘留品種。高毒、劇毒農藥下降到1.5%,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水乳劑等環保劑型的比例上升到30%。
——提升技術支撐能力。建立技術力量強、試驗操作規范、試驗報告真實可信的藥效試驗隊伍。設立農藥安全防范監測點。開展潛在風險品種的環境殘留、田間抗藥性和藥害診斷監測,建立農藥風險評估和預警防范系統,減少、杜絕重大農藥藥害事故、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
——提升農藥安全使用水平。建立完善綜合應用體系,提出安全高效農藥品種,引導正確合理使用農藥品種,提高農藥突發事件應對能力。探索農藥廢棄物回收處置試點,對農藥廢棄物回收實行補貼,減少農藥對農業環境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