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巧凡 來源:中國農藥網 日期:2011-04-06
據相關消息顯示,在剛剛閉幕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用化學品及植保展覽會(CAC)上,國內一些農藥企業為了爭奪海外市場,紛紛壓低農藥產品的報價。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指出,由于我國農藥行業存在企業數量眾多、生產規模小、技術水平落后、產品低端、科研投入不足、行業準入門檻較低、低水平重復擴張嚴重等問題,農藥產品的同質化情況比較嚴重。國內大部分農藥生產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低價策略以搶占市場份額。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是農藥生產和出口大國,目前農藥產量已占世界農藥總產量的1/3以上,出口依賴程度較大。但是由于出口的惡性競爭,我國農藥產品的平均出口價格逐年降低。其中,2008年,我國農藥產品的平均出口價格為6451元;2009年為4006元;而2010年已降至3986元。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目前針對我國農藥行業的產能過剩嚴重、結構性矛盾突出、企業數量眾多和市場競爭混亂等問題,我國已經出臺了相應的產業政策。未來隨著這些產業政策內容的嚴格落實,我國農藥行業的產業結構將會得到有效調整,未來國內農藥行業的發展將會步入正常發展軌道。
例如,此前發布的《農藥產業政策》明確要求,到2015年,我國農藥企業數量要減少30%,國內排名前20位的農藥企業集團的銷售額要達到總銷售額的50%以上。這不僅會淘汰一批生產規模小、產能落后的農藥企業,同時,也會加快我國農藥相關企業的兼并重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