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呂聰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4-10-29
10月29日,由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主辦的“第九屆市場采購與服務國際論壇(仁信論壇)”在上海喜來登由由酒店隆重舉行。會議由山東中農聯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副會長許輝先生和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夏烽副秘書長分別主持。會議邀請了國內在南美、北美、歐洲和非洲等國家地區具有豐富的海外市場拓展經驗的貿易商,以及負責中國地區采購業務的跨國公司代表等做精彩報告。
1994年,我國農藥出口量首次超過進口量,自此出口貿易一路飆升,顯示了我國農藥工業對外發展的蓬勃趨勢。二十年過去了,我國農藥產品出口結構得到了改善,更多國內自主品牌開始“走出去”,打入國際市場。時至今日,我國農藥出口現狀如何,未來發展趨勢怎樣?本屆論壇邀請到了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張文君處長,他根據農藥產品出口量、出口金額和出口品種等諸多統計,結合多年來我國農藥出口貿易經驗,介紹了我國農藥工業出口的宏觀圖景,為出口企業未來發展提供可靠依據。
草甘膦國際市場近年來高低起伏,風云變幻,到現在仍在扯動著我國農藥企業的敏感神經。我國現在已經是全球草甘膦生產的第一大國,但在國際終端市場的消費、使用方面的信息掌握始終是國內草甘膦行業和企業的薄弱環節。在市場與采購論壇中,擁有數十年草甘膦國際市場研究和實踐經驗的孟山都前高管James Tsung先生向參會代表傳遞了國際行情的第一手信息,將世界草甘膦行業全景圖進行了細致剖析。
上海農藥研究所的張一賓老師在國際農藥市場研究領域中從業數十年,在本次論壇中,他根據大量翔實的數據對我國主要品種在國際市場所占份額進行了權威分析,幫助企業準確判斷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所占地位,對大局有宏觀的了解和掌握。
來自拜耳作物科學的鄒姝婧經理為參會者帶來以“農藥國際買家眼中的優質合作伙伴”為主題的報告,她系統的介紹了國際買家在選擇合作伙伴時篩選的條件和流程,將采購要求具象化。
如果說我國農藥產品“走出去”已經不是什么難題,那么如何“走進去”就成了出口企業面臨的一道重要門檻。國際標準的制定是讓國內企業打通國外登記,占領國外市場的重要通道。本次論壇邀請到的龍燈化學的Garth總監為參會代表詳細介紹了農藥產品國際標準制定的經驗。
此外,德國漢姆公司的Stephan Schnabel先生、朗盛化學的Joerg Schneider總裁、巴西Bioagri實驗室的Luis Fernando Maida先生和重慶曉林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的劉曉虎董事長分享了他們在農藥進出口、國際采購、國際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經驗。久經沙場的國內實力選手和國際采購巨頭們發出的聲音為代表們呈現了一場難得一見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