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日期:2015-01-26
結合水稻病蟲基數、栽培制度、冬春季氣候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據專家會商結果,預計2015年水稻病蟲害將呈偏重發生態勢,重于2014年,發生面積14.15億畝次。其中,蟲害以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和螟蟲為主,發生面積10.1億畝次;病害以紋枯病、稻瘟病、病毒病為主,發生面積4.05億畝次。
稻飛虱在華南、西南南部、江南、長江中下游等南方大部稻區偏重至大發生,黔東湘西高原山地單雙季稻區大發生概率高,西南北部和江淮稻區中等發生;全國發生面積4.2億畝次。
稻縱卷葉螟在黔、湘、鄂局部稻區大發生,華南和江南大部、西南東部和長江中下游稻區偏重發生,西南西部、江淮和華南南部稻區中等發生;全國發生面積2.6億畝次。
水稻螟蟲在西南中北部、長江中下游總體偏重發生,湖北等早稻局部產區大發生,華南、西南南部、江南和東北稻區中等發生;大螟在長江中下游稻區有明顯上升態勢。全國發生面積2.6億畝次。
灰飛虱、稻苞蟲等其他蟲害在部分稻區有一定程度發生,發生面積7000萬畝次。
紋枯病在長江中下游稻區大發生,華南、西南、江南和江淮稻區偏重發生,東北稻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6億畝。
稻瘟病在西南東部、江南南部、長江中下游局部稻區有大流行的可能,東北大部稻區偏重流行,江淮以南大部常發區中等流行;發生面積為7000萬畝次。
華南、江南和西南部分稻區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江淮、長江下游稻區條紋葉枯病、水稻黑條矮縮病等水稻病毒病仍有在局部地區流行的風險,發生面積500萬畝以上;稻曲病、白葉枯病等其他病害在部分稻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7000萬畝。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2014/2015年冬春季,華南、西南稻區溫度偏高1-2℃,降水偏少2成左右,溫暖低濕有利于“兩遷”害蟲和螟蟲越冬,對春季“兩遷”害蟲的遷入無明顯不利影響;東北中北部稻區溫度偏低1-2℃,降水偏多2成,對螟蟲越冬有一定不利影響;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降水偏多,溫度接近常年,對螟蟲越冬、存活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有利于春季“兩遷”害蟲的遷入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