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呂聰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5-02-02
昨日,指導“三農”工作的第十二份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由新華社受權發布。自2004年以來,這是一號文件連續第十二年聚焦“三農”。
配合一號文件,新華社還推出了“一圖讀懂一號文件”的說明,將文件中的重點內容羅列出來。那么,在全民關注的一號文件中,哪些是和農化行業最密切相關的?且隨小編來八一八--
“一圖”當中,“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再次被列為重點。近年來,食品安全和質量問題頻頻曝光,其中與農藥相關的不在少數。去年,史上最嚴“農藥殘留標準”正式落地實施,已然將農藥推向更高的使用門檻,因此今年的再次強調,更表明了國家對食品安全和農產品質量保證的決心。那么問題來了--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出了問題,到底是農藥使用者的錯,還是農藥企業的錯?食品安全責任溯源機制是不是也該是時候建立了呢?
今年在“強化農業科技創新驅動作用”中提到,“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科學普及”,其中加強轉基因科學普及首次寫入。與此前官方在轉基因問題上“積極研究,謹慎推廣”的口徑相比,此次沒有提到推廣問題。
“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在2014年熱炒了一年,“農資電商”相信業內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熱詞了。中央一號文件將本項列為重點,更加表明政府推進新時代農業信息化的意圖。當然“農產品”與農藥、化肥并不等同,但農產品電商一旦發展起來,農資電商的春天還會遠嗎?市場人士指出,面對萬億元以上的農資市場以及6-7億的農村用戶人口,涉農電商的市場空間廣闊,從現在來看,農資電商硝煙已起,將有一批農資企業投身廝殺。
我國農民仍屬弱勢群體,對農藥的安全科學使用仍有待普及。“加強農業生態治理”針對目前農村的面源污染,耕地質量下降等問題提出,將有力推動農村環境保護。而此間與農藥相關的一個重要政策就是目前正在制訂中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該《辦法》初稿論證會已在去年12月于南京召開,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過程中,各主體的職責將被細化、明確。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安全科學使用農藥委員會也參與到了《辦法》制訂的討論當中。
“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意味著土地流轉將帶來價值重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積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引導和規范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避免“非糧化”“非農化”。
相關券商認為,會議中有關“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近幾年一直是重中之重,也是現代化農業的方向,改革紅利值得期待。土地流轉本質是推進土地要素的市場化,其作用是能有效改善土地資源配置效率,進一步激活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為農業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經營提供廣闊空間。由此可見,土地流轉給農藥企業帶來的改變也將是巨大的--作物全程解決方案和統防統治已然勢不可擋。
同時,土地流轉帶來的農業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要求表明,農機行業的前景不可低估。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大了對農機的補貼力度,農機行業產值年均增長率超過20%。隨著農村土地集約化經營將在更廣的范圍內展開,進而將推動農業機械大型化發展。
此外,相關券商指出,在未來土地改革的大趨勢下,耕地資源的倍數級增值、農資、農業信息化水平提升、農機需求增長、種植業升級都將帶動種植業長期盈利水平的提升。種子行業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將面臨新一輪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