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日期:2015-04-07
由于3月份以來氣溫偏高、降水偏多,小麥條銹病在西南地區東南部和江漢麥區已進入春季流行盛期,沿江、江淮、黃淮麥區陸續顯癥,對東部和北部主產麥區威脅加大。截至4月2日,全國共有四川等9省(市)的329個縣(區、市)見病,發病面積為749萬畝,總體病情是近5年來同期發生最重的一年,但輕于重發的2009年同期。
自3月中旬初(3月12日)以來,小麥條銹病在西南大部和湖北快速擴散流行,發生范圍不斷擴大,發生縣數和發生面積倍增,已進入春季流行盛期。其中,湖北發生面積連續三周倍增,從51.8萬畝激增到290.6萬畝,見病縣數43個,且發病范圍由江漢平原和鄂北主產區逐步向鄂東、鄂西南擴散,全省平均病葉率2.7%,最高達80%。
四川、云南、貴州、重慶病情擴展較快。四川發生面積從67.7萬畝增加到239.8萬畝,發生縣數105個;云南發生面積從57.2萬畝增加到93.3萬畝,發生縣數93個;貴州發生面積從5.1萬畝增加到48.8萬畝,發生縣數40個;重慶發生面積從15.3萬畝增加到37.8萬畝,發生縣數18個。目前,重慶大部、四川盆地西北部沿江沿河、云南中部和東南部、貴州西部已進入擴散流行階段,四川盆地中部和攀西地區、云南大部、貴州東北部處于點片發生階段,三省其他麥區處于零星發生階段。
據預報,4月份,我國小麥條銹病主要流行區氣溫正常,西北地區東南部、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淮、黃淮等地區降水偏多,其中江蘇、安徽、湖北中部和東部、河南南部等地偏多2-5成。溫暖濕潤的天氣有利于小麥條銹病的發生發展和傳播蔓延,西南地區東部和江漢地區病情將進一步加重,流行盛期可能延長;江淮、黃淮和西北地區東南部發病范圍將進一步擴大,伴隨冷暖氣流匯合和降雨,可能出現集中大面積顯癥,我國東部和北部主產麥區病害流行威脅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