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5-04-28
2011年到2013年是全球農藥行業的景氣周期,這三年間,全球農化公司研發持續加大投入,受抗性管理及新作用機理驅動,農化新產品上市周期開啟,未來2-3年全球重磅、明星產品將集中上市。
根據各農化巨頭年報,拜耳、先正達和巴斯夫用于新農藥成分研發的費用均占農藥銷售額的10%左右,以杜邦為例,該公司研發效率居全球六大農化公司之首,在重磅新產品研發上具有較強優勢。2014年,杜邦共有三個農化新產品推出,據公司預計,氰蟲酰胺銷售峰值將超過3億美元。
新產品的不斷推出不僅將為跨國公司本身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將引發新一輪的定制生產產能增長。在中國中高端人力資源優勢凸顯、化工園區、基礎化工原料等設備、資源完備的現狀之下,國內定制生產企業將加速融入到全球農化產業鏈。
5月6日即將召開的第二屆農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會暨農藥行業排行榜發布會上,《中國農藥》雜志社邀請到了東方證券的資深分析師虞小波,他將從六大跨國公司研發戰略和國內定制生產行業現狀出發,詳細介紹農化定制生產行業的“第二波產能轉移高峰”。
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第二屆農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會暨農藥行業排行榜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