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汪建沃 來源:中國化工報 日期:2015-05-05
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要求制定實施全國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方案,遏制農業面源污染擴大趨勢。農業部也于近日發布《關于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就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提出“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
從國家到相關部委相繼出臺的政策,乍看是對農化企業提出了嚴厲要求,但實際上也是極大利好,有利于農化企業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補助試點等具體措施,將為測土配方肥、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型綠色農藥帶來巨大商機。
《意見》提出,通過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確保到2020年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一控”即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兩減”即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三基本”指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會長孫叔寶表示,“水十條”的出臺,一方面有利于投資重點向國內產品領先的農藥生產企業轉移;另一方面有利于倒逼農藥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加大高效、低毒、低殘留等環保型農藥的研發力度,綠色農藥將是今后發展的方向。
湖南瑞澤農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介群有著同樣感受:“隨著‘水十條’的貫徹實施,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工作將全面推進,勢必要嚴格控制高毒、高殘留農藥下田,從而為低毒、低殘留農藥騰出更大的市場空間,有利于環保型農藥的推廣應用提速。”據周介群介紹,目前,瑞澤公司已將產業鏈延伸到農業服務領域,開始涉足綠色防控,所使用的農藥90%以上是低毒、低殘留產品,為降低農業面源污染起到了積極作用。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農藥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克強指出,“水十條”對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提出了具體要求,將促進低毒、低殘留農藥市場需求擴大,這對農藥企業來說是發展機遇,綠色化學農藥、生物農藥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化肥尤其是氮肥的不合理施用造成的環境污染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面臨嚴峻挑戰。比如湖南省,據統計,2012年湖南省畝均化肥施用量已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69%以上。
作為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的農業實用技術,測土配方施肥已被公認為是遏制化肥施用過快增長、降低農業面源污染、確保農業生態安全的關鍵措施。為實現減量增效、改良土壤、改善生態、增產增收目標,湖南省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目前,工作重心已由試點啟動、鞏固發展,轉向全面普及、深入推進階段。自2005年以來,湖南省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5億畝次,9年累計節省化肥施用超過70萬噸。
青海省互助縣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緊緊圍繞“測、配、產、供、施”5個環節,在實踐中探索建立了一個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抓手,以“農業部門+專業合作社+農民”為紐帶,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制度優勢,帶動農民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的新型技術服務模式,減少化肥施用量,加速測土配方施肥發展進程,從而為保護農業生態安全進行了有益探索。
湖南中科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文貽榮說,測土配方施肥的推廣,改變了農民傳統的盲目過量施肥的觀念,減少了化肥施用量,降低了肥料面源污染,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水十條’明確提出,到2020年,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測土配方肥料市場前景廣闊,我們對此充滿信心。”文貽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