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黃海洋 來源:南方農村報 日期:2015-05-15
近期,臺灣手搖茶陷入農藥殘留超標風暴,根據調查顯示,近7成的臺灣民眾已對手搖茶失去信心,以往在臺灣十分流行和受歡迎的手搖杯飲料行業面臨巨大的沖擊。對于花茶、手搖飲料接連檢出超量農藥,臺灣食藥署近期出臺茶安管理新制,從7月31日起,包括茶葉輸入業者、資本額新臺幣3000萬元以上包裝茶飲廠強制檢驗、追溯追蹤制度,現場調制飲品標示等。
近年來,我國農藥殘留超標事件不斷發生,毒豇豆、毒蘋果……每次都對行業造成重大影響,造成相應農產品價格大跌,種植該品種的農戶常常受到大規模牽連。為科學使用農藥,各國都出臺了相應法規,并采取多種措施嚴格管理。其中有很多好方法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1.美國:產品注明有哪些農殘
為確保農業技術落到實處,嚴格把關百姓食品健康和保護環境,美國對農藥的管理向來非常嚴格。1996年,政府再次對農藥法進行重新修訂,對農藥的使用要求更加嚴格,規定兒童食品中不得含有任何化學農藥殘留,同時徹底整頓了一系列不合要求的農藥。
在進行立法整頓后,各政府部門也各司其職,嚴格管理。聯邦環境保護署(EPA)負責全國農藥執法工作。州政府農業廳是州里的農藥執法單位,負責全州農藥使用的監督管理、發放農藥使用許可證、監督食品質量安全等。環境保護局則負責保證公眾健康和環境免受殺蟲劑的影響。州食品安全局則專門設有農藥殘留管理部門,經常對各種食品進行檢查,一旦發現超標或不合格,輕則罰款教育,重則涉及刑法。在超市里,很多產品都會注明使用了哪些農藥,有哪些農藥殘留,方便人們在購買時了解這些信息。
2.日本:農戶盡量不用農藥
日本人普遍認為日本產農作物是最安全的,這源于日本政府乃至農戶對農藥都具有正確的認識。除管理嚴格外,農戶也嘗試各種最小限度或盡量不使用農藥的栽培方法。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日本食品中殘留的農藥量也越來越少。在法律方面,日本制定了《農藥取締法》,規定了農藥的規格、制造、銷售和使用規則,同時還對違法使用農藥制定了嚴厲的制裁措施。法律規定,如果違反了上述法規將受到3年以下的實際刑罰,或被處以百萬日元(100萬日元約合5.2萬元人民幣)罰款。不定期、不限定品種的抽樣化驗也是常用監督方法。
行政監督雖然是必要手段,農戶自身的意識也十分重要。日本政府和地方有關部門非常注重對農戶宣傳濫用農藥的害處,使其自覺少用農藥。有些地方行政部門會定期發放關于禁止使用農藥種類的宣傳冊,以及使用農藥自我監督的表格等,讓農戶在使用農藥時記錄使用農藥的日期、量和種類等,便于監督管理。
目前,減農藥或不使用農藥的種植方法在日本備受推崇和重視,很多農業團體也在積極推動減農藥和不用農藥的有機肥栽培方法。此外,日本大力推廣有機蔬菜農場,農場因為嚴格密封,基本上不使用農藥。日本的消費者也非常注重食品安全,很多營養管理師或者營養師也常在網上發表文章,介紹農殘少的蔬果等,提高消費者的健康消費意識。
3.西班牙:通過太陽能消除農殘
西班牙被認為是歐洲的果蔬園,當地陽光充裕、氣候適宜,果蔬口感極佳,大量出口至歐洲。據歐洲食品安全局的檢測報告,絕大部分歐洲農產品都符合歐盟最低標準。
為保證西班牙農產品順利出口,西班牙政府下令對農藥噴灑設備、種子處理設備等農作機器進行植物疫病防控年檢,并鼓勵企業與研究機構創新減少農藥使用的種植方式,研究降解農殘的最新技術。2012年,西班牙穆爾西亞農業食品研究發展中心及穆爾西亞大學共同提出了依靠太陽能多相光催化技術消除農藥殘留的計劃。普通農殘處理只是將殘留物質從一處轉至另一處,而這項新技術能夠從根本上降解流至生活用水、地下水中的農殘物質。
西班牙民眾防范農殘超標的意識也不斷提高,購買食品時都會仔細閱讀食品標簽上的出產地等信息。此外,瓜果蔬菜買回家后都會用水反復沖洗,盡量削皮食用。然而,西班牙人意識到,這些預防措施對減少農殘的效果有限,最重要的還是政府提高農藥殘留標準并加強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