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呂聰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5-05-22
導語:2015年,隨著“工業4.0時代”的概念裹挾著機遇呼嘯而來,“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已經悄然展開。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之下,對于中國的實體制造業而言,提高智能生產水平,實現信息數據化已經成為了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過去15年中,Peter Southgate先生曾與中國六十余家企業有過農藥制劑加工分裝相關技術合作。2014年末,作為中國農藥工業協會農藥工程技術中心特聘專家,Peter與農藥工程技術中心專家組成員走訪了數家國內制劑企業,越來越多的經驗表明,數據采集和數據管理是國內制劑企業生產中的關鍵性短板。
對于企業來說,由于大部分數據信息已經在生產中記錄下來,有些未記錄的數據通過現有的分析設備等手段也可重新采集,因此,數據采集工作所花費的成本很低。而從收益方面看,數據管理帶來的利潤是巨大的。通過數據的分析,可以從全局到細節了解一個工廠的生產運行情況,包括生產效率、產品質量、設備維護等等,并據此作出判斷,有效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規避設備風險。
在6月4日即將召開的第二屆農藥制劑工程及生產研討會上,Peter先生將帶來報告:“數據支撐下的農藥制劑加工生產”,報告要點如下:
1.制劑加工生產中可追蹤的數據
2.如何判斷需要追蹤的數據信息
3.獲取數據的頻率應如何確定
4.數據分析方法--如何利用數據有效的做出提升生產效率的決策
在本次報告中,Peter先生將根據他多年來以及近期走訪企業的豐富經驗,給出多個實例,包括水分散粒劑和懸浮劑等劑型生產中的數據處理方法,其它劑型生產均可參考實例進行類似操作。
Mr. Peter Southgate(邵思蓋先生)
Mr. Peter Southgate(邵思蓋先生)澳大利亞籍,曾在美國陶氏益農公司任職40年,期間在很多不同的地區和崗位進行工作,專門從事農藥制劑加工和包裝方面的工作。從田間應用試驗的實地考查、制劑配方的研發,到制劑的生產,從現有工廠的改進到新建一個制劑工廠,均可勝任,且經驗相當豐富。
• 專注農藥制劑加工、分裝工程與工藝40年,致力于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和成本降低;
• 對全球農藥制劑加工、分裝發展情況熟悉,曾訪問過全球200多個不同農藥企業;
• 擅長將LEAN(精益生產)和六個西格瑪(Six Sigma)等方法有效的運用于農藥制劑加工與包裝的研發和生產過程、工藝優化,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
• 曾擔任制劑加工、包裝工廠生產總監,并完全掌握制劑生產和分裝車間交叉污染控制和HSE管理;
• 主導農藥新劑型開發,熟悉國際上主要的農藥新劑型配方和研究方法;
• 掌握農藥制劑研發、生產、市場推廣銷售等全產品鏈綜合控制流程,并成功在國際上推廣產品;
• 曾50多次來華調研工廠,尤其熟悉中國農藥加工和分裝現狀及發展方向;
• 對亞太和非洲等市場非常熟悉,能夠為企業進入相關市場提供準確的產品戰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