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邵姍姍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5-07-06
在草莓學會的支持下,北京神農天地狀告央視錯誤報道北京草莓農藥殘留超標一案,一審于7月3日在海淀區復興路法院開庭,小編有幸參加了此次庭審。庭審現場針尖對麥芒,就央視記者的報道是否失實;報道對神農天地等草莓種植戶造成的實際損失是否具有因果關系等問題展開了交鋒,最終雙方未達成統一意見,法庭擬定于7月17日再次開庭審理此案。《中國農藥》也將對此案持續關注。
雖然在“毒草莓”事件爆發后不久,相關政府、專家、媒體即為草莓正名,北京市食安委也及時發布消息:在北京市開展的全范圍抽檢中,抽取的175個樣本均未檢出乙草胺。江蘇、湖南、陜西等地也相繼對當地草莓進行了抽檢,結果均顯示無乙草胺殘留,但是草莓的名聲還是受到重創,更有甚者,網上輿論出現一邊倒的態勢,咬準了“草莓根本吃不得”!
針對此次庭審,社會各屆均給與極大的關注,有支持者,但也有類似這樣的呼聲:“用了藥就要敢于承擔后果,現在出來打官司,食品安全是關乎人命的大事,草莓打藥就是普遍現象,支持央視!”
作為農藥行業的代表媒體,小編對于網上評論倍感無助,對于農藥殘留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毒生姜、毒西瓜事件層出不窮,歸根結底,引導種植戶安全用藥才是正途。
對于此案,《中國農藥》將持續關注,為您及時呈現庭審現場,跟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