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5-09-22
農醫生營銷總監趙文龍在現場表示,農醫生將加強與種子行業合作,為農民帶來更多的便捷和實惠。這是農醫生自上線以來,在布局農藥、化肥板塊后,首次公開表示將整合種業資源,助推種業的互聯網化進程。
近年來,中國互聯網發展迅速,“互聯網+”已經成為社會熱點,繼化肥、農藥行業大批涌現農技服務、電商等平臺之后,種子行業也開始加速與互聯網融合。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處長王松透露,目前我國網絡購物人數約3.5億,網店數量超過300萬家,涉農電商平臺超過3000個,在農業領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快速成長為農業乃至種業電商的發展打造了良好的基礎。
農業電子商務是農業部確定的20項重點工作之一,我們將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引入相關企業,加快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王松認為,在種業等傳統農業領域,不是加不加的問題,而是到底怎么加,“互聯網+種業”一定要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
作為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遠程農技服務的互聯網平臺,農醫生瞄準的正是需求導向,以解決農民最急需的農技知識培訓和種植難題解答為切入口,同時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模式,上線以來擴張迅速,走出了一套獨特的“互聯網+農業”道路。趙文龍介紹,在農醫生平臺,農民可以跟農技高手零距離接觸,與種植達人隨時交流,接觸最新的產品和理念,方便購買農資,提升種植水平和效率,享受快樂農業。一粒合適的好種子無法保證農民獲得高產和高收益,種子播種后的服務非常關鍵,因此種子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離不開高效、高質的農技服務,農醫生即將全面布局種業。
“互聯網+種業”被越來越多的農業互聯網平臺看好,愛種網CEO王偉文認為,目前農資企業到終端農戶之間存在五大問題:廠商無法獲得終端農戶信息、農資供應普遍過剩、中間渠道臃腫低效且獲取最大利潤、系統農技服務不足、信貸保險難以有效推廣。信息不對稱和誠信體系缺乏是造成種子等農資行業當前的“痛點”, 這正是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用武之地,解決信息不對稱,消滅信息孤島,提高供需雙方交流、產品生產、流通以及技術服務、金融服務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