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5-12-14
今年以來,全國大力推動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預計今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2%,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供更有力的裝備支撐。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改革創新取得新成效。農業部、財政部發布了《2015-2017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進一步縮小補貼機具范圍,重點補貼糧棉油糖作物生產關鍵環節所需機具,選擇重點薄弱環節機具實行敞開補貼,補貼機具資質與支持推廣目錄脫鉤,推行“先購機后申請補貼”和“一站式”辦理服務,加大對違法違規企業的懲處力度。調動了農民購機積極性、激發了農機市場活力。
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全面啟動。農業部部署開展了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示范推廣棉油糖等經濟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已在全國建設84個主要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縣,進行品種、栽培、機具和加工等技術集成探索、試驗示范。推進農機合作社創建,全國農機合作社超過5萬個,日益成為農機社會化服務的主力軍。
深松整地等增產增效型農機化技術應用范圍顯著擴大。制定發布了2015年12項農機化主推技術,培訓各類農機化實用人才約400萬人次。加強重要農時農機作業組織調度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廣泛推行“一條龍”復式作業方式,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明顯提高,水稻種植機械化率超過40%,“三夏”小麥機收率超過92%,“三秋”玉米機收率達到63%,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擴大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試點區域,適宜地區將深松機列為敞開補貼機型。
“十三五”時期,農業機械化發展將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力爭2020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8%,其中糧食作物超過80%,在全國建成500個以上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示范縣,有條件的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