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段又生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6-03-04
2015年我國登記產品3294個,與2014年基本持平。其中,殺菌劑登記數量增長迅速,達到1000個,占比30.36%,成為登記總數量中的首位,與2014年發生了較大變化,這與2015年吡唑醚菌酯等專利到期產品登記數量有著直接的關系。
圖1 2015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
當前無論是研發型企業還是以仿制為主的非專利農藥公司都非常關注專利過期農藥新產品和次新產品的開發與利用。國內制劑企業對過期專利產品的追捧從登記數量上就可見一斑。除了去年大家關注的吡唑醚菌酯之外,早在2012年,嘧菌酯專利到期一年后國內登記嘧菌酯的企業就超過200家,噻蟲嗪也同樣有超過百家企業登記。
圖2 近年我國嘧菌酯原藥登記趨勢圖
毋庸置疑,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產品的更新換代。蘋果公司從推出產品IPhone1到Ipad再到IPhone6,不斷創造著銷售業績的神話。任何行業都是如此,農藥也不例外。如今農藥行業企業追逐新產品和次新產品的力度不斷加大,競爭空前激烈。都想占得新產品市場先機,分得一杯羹。一方面,企業對市場反應靈敏度和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之敏捷值得稱贊;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是,重復著產品同質化的老路,繼續著同品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
恰恰相反的是,近幾年跨國公司針對國內市場推出了大量琳瑯滿目的新產品,在產品庫非常豐富的情況下,選出差異化、優勢產品培養出大單品市場,產品良好的效果也獲得了市場口碑,份額不斷加大,品牌深入人心,形成良性循環。尤其是以稻杰為品牌的陶氏當家產品,早已成為我國國內植保市場第一大除草劑品牌。從圖3我們可以看到我國近三年來五氟磺草胺的使用和銷售業績情況。2014年銷售額超過5億元人民幣,終端市場業績超過10億元。
圖3 近3年我國五氟磺草胺銷售情況走勢圖
在這個拳頭產品的引領下,陶氏益農的業績也增長喜人,在華業務連續多年實現兩位數增長。通過利用大單品來帶動業績發展的實例不在少數。尤其跨國公司,十分明顯。根據這樣的業務經驗,國內企業也在效仿跨國公司培養出自己的大單品來。
圖4 近5年陶氏的銷售業績(百萬元)
如圖5所示,這是在2015年《中國農藥》雜志評選出跨國公司和民族企業各自的十大除草劑品牌產品。如陶氏的稻杰、先正達的克蕪蹤等等。而國內企業則往往產品單一、同質化。產品單一、僅僅依靠產能優勢,是不可能持久的。未來如何發展,是我們值得思考的。
圖5 2014年國內質保市場跨國公司于國內企業十大品牌除草劑產品
2016年5月11-12日,在江蘇宜興即將召開的第三屆農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會暨農藥行業排行榜發布會上,我們將隆重揭曉2015年國內品牌產品銷售排行榜單以及最具市場潛力產品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