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6-08-04
統計顯示,中國馬鈴薯生產地與貧困地區分布高度重合。全國592個貧困縣中有549個以馬鈴薯為主要作物。借助國家的馬鈴薯主糧化戰略,一個以政府扶持引導、市場積極跟進,化“薯”為“糧”,使“土豆變金豆”的馬鈴薯精準扶貧新格局正在形成。
貧困縣的“新名片” 有農戶收入增加數千元
潔白、嫩黃、淡紫……幾十萬畝土豆花開了。在淡淡的清香中,山西呂梁國家級貧困縣嵐縣舉行的“土豆花開了”旅游文化節,引來了全國多個省市的專家與游客。
這已是嵐縣第二年舉辦這個旅游文化節,期間有的農戶收入增加了數千元,這對許多家庭年收入處于2800元以下的貧困村來說,是筆可觀的收入。
記者了解到,嵐縣扶貧,一方面是對那些缺乏勞動能力者的“兜底扶貧”,直接發放扶貧金;更重要的是帶動那些貧困但具有勞動能力的人脫貧致富,當地主抓的是特色強項--土豆產業?!皪箍h土豆--產自沒有霧霾的高寒山區”這句廣告語已經在市場打響。
由于經濟放緩,原來在城里打工的不少年輕人現在回到家鄉?!耙屵@些年輕人找到新的創收之路,扶貧才有后勁,”嵐縣縣長喬云說,“土豆產業還要繼續在科技含量、產量、品牌影響力等方面著力,把產業化做大做強?!?/P>
畝產距發達國家有差距 全產業鏈有待升級
可以說,嵐縣是中國馬鈴薯扶貧的一個縮影。實際上,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認識到馬鈴薯在扶貧攻堅戰中可以發揮關鍵作用的地區不在少數,而國家政策支持也給薯糧扶貧帶來巨大機遇。
內蒙古、山東、云南等地近年相繼舉辦了“薯博會”,山東滕州舉行的“薯王大賽”連續數年吸引市場關注。去年7月,在北京延慶舉行的世界馬鈴薯大會,引來全球專家共話中國馬鈴薯產業機遇。農業部今年2月發布《關于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為貧困地區的馬鈴薯扶貧帶來重大政策利好。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