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東方財富網 日期:2018-03-28
近日,根據大生農業金融最新發布的公告,公司擬向安徽大生年年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購安徽華星全部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買賣協議,安徽華星承諾,由買賣協議日期起的五年期間,安徽華星的利潤凈額不得少于每年平均8000萬元,而保證期的實際利潤凈額合共不得少于4億元。如果安徽華星不能達到所保證的利潤凈額,則要以現金來向大生農業金融支付差額。
這一條款可見,大生農業金融在收購標的上依然有所選擇,并有一定的盈利標準。一般來說,收購案中出現業績承諾的原因,是收購方防止收購標的資產方虛增未來收入、調高估值,從而對上市公司不利。可以認為,大生農業金融管理層在花錢買資產這方面是十分理性的。
并購安徽華星,成為公司近年來推進外延并購的又一關鍵步驟。大生農業金融相關人士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整個社會消費升級的推進,在“三農”產業需求端的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大生農業金融將通過構筑四大競爭優勢,著力打造集建設、市場、技術、金融、貿易等業務板塊于一體的綜合業務體系,以期在未來的農業服務競爭中持續發力。
利于提升盈利能力
安徽華星2017年度凈利潤為2266.9萬元。根據重組方案,原股東的業績承諾較高。未來五年內,安徽華星平均每年實際凈利潤不低于8000萬元,5年總利潤不少于4億元,顯示了標的公司對未來的成長性和穩健性發展的看好。
安徽華星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農藥及化學產品,集基礎化工和農藥化工產品生產、研發、銷售于一體,在同行業中率先實施OHSAS18001職業健康及安全管理體系。業內認為,并購安徽華星有利于與大生農業金融既有業務之間形成產業協同。大生農業金融未來的盈利能力有望通過未來并購標的的并表與產業整合和農業價值鏈管理得到進一步提升。
根據大生農業金融最新披露的2017年年報,公司去年收益同比增加13.28%至162.73億元,毛利潤同比增長約51.75%至9.1億元,公司持有人應占利潤同比增加11.01%至約3.41億元,每股盈利0.04元。
記者梳理發現,在近年來,外延并購大生農業金融的業績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隨著大生農業金融多元化戰略的推進,公司的資本運作近年來明顯提速。其中,2017年1 月,大生農業金融和南京寶澤股權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協議,作價人民幣1.95 億元收購該公司35%的股權。同時,公司還新成立了農產品和化肥服務合營公司,旨在憑借合營方的專業知識及業務網絡,為農業資源領域構建新的電子商務模式。光大證券認為,兩項交易表明管理層正持續推進公司將資源從傳統石化和農產品貿易業務重新調配至最新的農業互聯網金融分部。
構筑多元競爭優勢
“未來,公司將通過多元化戰略,將資金技術等相關資源分散到不同的行業經營,從而有效的規避或者減少企業的經營風險,避免公司過度依賴某一行業。”大生農業金融相關人士表示。
據悉,大生農業金融公司將致力于成為一家以“農業+市場+物流+金融”的全國性農業綜合服務提供商。在以化肥貿易、農產品貿易、石化貿易、冷鏈板塊和路橋建設為一體的業務單元之外,還將發力構建以金融業務和農批大數據為代表的新興業態,并使其未來成為公司的兩大重要業務單元。
多元化業務布局的搭建并非空穴來風,良好的業務資質成為公司實施多元化戰略的基石。根據大生農業金融方面介紹,在貿易板塊方面,公司擁有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酒類商品批發資質以及食品流通許可證;在路橋建設業務方面,公司子公司南通路橋擁有包括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等5項建筑業資質;而在金融服務方面,公司間接非全資子公司潤通實業擁有支付業務許可證,擁有預付卡發行和業務受理的資質。
另一方面,大生農業金融的業務布局,整體而言,是跟隨國家政策導向而進行的優化調整。以農業金融為例,國家將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現階段新“三農”工作的主線,并在制度建設、信貸支持、金融創新以及配套政策方面給予明確指引。因此,大生農業金融也相應調整布局,與農批市場廣泛合作,成功在交易結算系統、支付平臺以及金融服務領域拓展業務;依托大生智慧農批云平臺,推廣大生農批模式為核心的農批市場運營模式;同時,基于大數據和征信記錄,挖掘農批商戶的金融服務需求,形成特定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