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化新網 日期:2021-03-08
海關總署7日發布數據顯示,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實現“開門紅”,其中,出口表現尤為強勁。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4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32.2%。其中,出口3.06萬億元,增長50.1%;進口2.38萬億元,增長14.5%;貿易順差6758.6億元,去年同期為逆差433億元。按美元計價,前2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8344.9億美元,增長41.2%。其中,出口4688.7億美元,增長60.6%;進口3656.2億美元,增長22.2%;貿易順差1032.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逆差72.1億美元。
2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2.42萬億元,增長57%。其中,出口1.33萬億元,增長139.5%;進口1.09萬億元,增長10.3%;貿易順差2472.8億元,去年同期為逆差4266.5億元。按美元計價,2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3718.3億美元,增長67%。其中,出口2048.5億美元,增長154.9%;進口1669.8億美元,增長17.3%;貿易順差378.7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逆差619.4億美元。
前2個月,我國進口原油8956.8萬噸,增加4.1%,進口均價為每噸2470.5元,下跌27.5%;煤4112.6萬噸,減少39.5%,進口均價為每噸415.6元,下跌19.7%;天然氣2079.6萬噸,增加17.4%,進口均價為每噸2292.2元,下跌17.1%;初級形狀的塑料561.1萬噸,增加8%,進口均價為每噸1.02萬元,上漲9.1%;成品油398.3萬噸,減少19.4%,進口均價為每噸3343.4元,下跌18%。
前2個月外貿進出口增幅明顯、“淡季不淡”,延續了去年6月份以來進出口由負轉正、持續向好的態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生產、消費景氣度回升,外需增加帶動我出口增長。今年以來,歐美經濟尤其是制造業景氣度明顯回升,美歐制造業PMI指數維持高位。同時受益于財政刺激計劃,歐美等主要經濟體消費復蘇,對我產品需求增加。前2個月,我國對歐美日出口增長59.2%,高于出口整體增幅。此外,今年春節假期多數制造業從業人員選擇了“就地過年”,我署調研了解到,廣東浙江等外貿大省不少企業春節期間都維持了生產,以往過完年才能交付的訂單現在都正常交付了。
二是國內經濟持續穩定恢復,拉動進口快速增長。今年1、2月份,我國經濟總體延續擴張態勢,制造業PMI指數已連續12個月位于榮枯線上,多數行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高于臨界點。年后進入產銷旺季,市場需求有望進一步回升,企業對未來預期更加樂觀。我署調研顯示,部分企業提前備貨,主要進口集成電路、能源資源性產品,如集成電路、鐵礦砂、原油進口量分別增長36%、2.8%、4.1%。
三是受新冠疫情影響,去年前2個月進出口同比下降9.7%,基數較低也是今年增幅較大的原因之一。但即使與正常年份相比,比如2018、2019年同期,我國進出口增速也有20%左右。
海關總署提醒,近期出口企業反映出口訂單增加、對未來2-3個月出口形勢表示樂觀的比例均有所提升。同時也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外貿穩增長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