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世界農化網 日期:2021-12-23
l 財務數據及業績看點
l 業績影響/貢獻因素
一.財務數據分析及業績看點
l 2021三季度業績趨勢性分析
我們先從下圖快速了解先正達、拜耳、安道麥、UPL、巴斯夫、富美實與科迪華7大農化企業2021年第三季度的基本業績情況。
圖一. 七大農化企業2021三季度銷售情況組合圖
可以看出,七大企業在銷售額與EBITDA (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但銷售額與2020年同期相比仍然保持了一個較大幅度的增長。先正達集團與拜耳的作物科學部門的銷售額最高,達到了65億美元與43.46億美元。其中先正達集團、拜耳與科迪華的銷售額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幅達到了27%左右,巴斯夫與富美實營收增幅在10%左右,而UPL與安道麥的收入增幅居中,分別為18%與17%。
l 2021三季度業績結構性分析
下表顯示了這七大企業的基本業務情況與市場變化形勢。
表1 七大企業市場業務情況(單位:美元,按同期匯率計算)
企業 |
業績情況 |
主要原因 | |
先正達 |
銷售額 65 億 (+27%) |
EBITDA 8 億 (+13%) |
1)得益于市場對創新性種子、植保產品等再生農業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強勁需求,先正達集團銷售水平表現強勢。 2)數字化農業平臺的投資與建設,如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
|
業務組成占比 先正達植保47.7% 先正達種子12.3% 先正達集團中國26.2% 安道麥13.8% | |||
拜耳 |
銷售額 43.46億 (+27.1%) |
EBITDA 8 億 (+13%) |
1)北美、拉丁美洲和歐洲、中東與非洲地區銷量和價格的大幅增長,收益的改善主要歸因于產品更高的價格和產量。 2)除草劑產品價格上漲和產量增加,表現強勢。 |
業務組成占比 植保產品38.5% 種子產品50.8% 環境科學產品6.3% 其他4.4% | |||
科迪華 |
銷售額 23.71億 (+27%) |
EBITDA 0.51 億 (+72%) |
1)主體營收水平由拉美和北美地區帶動,銷量和價格的增長得益于新技術的持續滲透和全球范圍內的強大執行力。 2)第三季度生產率的持續提高部分抵消了原材料成本上漲和其他市場驅動的不利因素的影響。 |
業務組成占比 植保產品70.1% 種子產品29.9% | |||
安道麥 |
銷售額 11.47億 (+27%) |
EBITDA 1.22 億 (+11%) |
1)上調產品價格,改善產品組合與業務質量,嚴控各項費用。 2)公司的精細化工產品銷售業務亦得益于旺盛的市場需求及定價提升的市場態勢。 |
業務組成占比 除草劑38.4% 殺蟲劑31.4% 殺菌劑21% 精細化工產品9.2% | |||
UPL |
銷售額 13.84億 (+18%) |
EBITDA 2.68 億 (+13%) |
1)供應鏈的逆向整合,使得其在通脹環境下保持利潤率。 2)農業數字平臺的長期投資,包括:通過UPL OpenAg™網絡為農戶提供生物膜噴霧劑等服務。 3)種子產品及特產業務等產品的利潤率提高。 |
業務組成占比 拉美48.3%,北美12.7% 歐洲9.1%,印度14.1% 其他15.8% | |||
巴斯夫 |
銷售額 17.98億 (+8%) |
EBITDA 1.35 億 (-21%) |
1)南美、非洲、中東地區的銷售額大幅增長。這主要歸因于種子和性狀類產品的銷量與價格的提升。 2)由于產品結構不理想,固定成本大幅增加,原材料價格和物流成本增加,且只能部分轉嫁,EBITDA大大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3)歐洲地區殺菌劑表現強勢,完全抵消貨幣的輕微影響。 |
業務組成變化 歐洲地區業績提升 北美地區業績下滑較大 亞洲地區業績幾乎持平 南美、非洲與中東地區業績提升
| |||
FMC |
銷售額 11.9億 (+10%) |
EBITDA 2.93 億 (+12%) |
1)新產品發布和FMC的植物健康業務對今年的增長做出了重大貢獻。 2)亞洲、歐洲與拉美地區的需求與價格都變現強勁。 3)北美地區銷售額的下降反映了業務合作伙伴數量減少的弊端。 |
業務組成變化 亞洲營收增長20% 北美營收下降6% 拉美營收增長11% 歐洲、中東與非洲地區增長12% |
l 2021三季度業績亮點及點評
第三季度對于各大企業乃至整個植保行業來說都充滿挑戰。持續的新冠疫情與階段性能源危機所引發的物流困境與成本提升,對各大企業的市場表現都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但從上表可知,大部分企業仍然通過不同的管理與價格決策來應對市場的不穩定性,且取得了不錯的市場表現。
對于安道麥來說,盡管作物價格持續上漲,但在農民對植保產品需求強勁的帶動下,公司銷售額繼續強勁增長。安道麥通過上調產品價格,改善產品組合與業務質量,嚴控各項費用,克服市場形勢的動蕩不定繼續向前發展; 科迪華產品銷量和價格的增長得益于新技術的持續滲透和全球范圍內的強大執行力,其包括Isoclast™ 殺蟲劑和Arylex™ 除草劑等在內的新產品在拉美市場表現卓越。公司第三季度生產率的持續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原材料成本上漲和其他市場驅動的不利因素的影響。FMC通過運營和采購團隊克服了相關行業的供應鏈與物流挑戰,新產品發布和FMC的植物健康業務對今年的增長也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這一時期,歐洲氣候環境環境良好,農戶的種植需求與植保產品市場需求較為旺盛。除草劑在北美和歐洲、中東與非洲地區也取得了非常樂觀的增長。雖然拜耳由于消費者業務的減少,環境科學類產品的銷售額有所下降,但拜耳集團通過適當的生產與價格調整策略在第三季度取得了整體不錯的市場表現,巴斯夫的農業部門在銷售額上有8% 的漲幅,但由于其第三季度產品結構不理想與成本規劃問題,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同比降幅達到了21%。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市場供需原因之外,先正達集團與UPL對推動農業領域的數字解決方案也做出了不錯的成績。其中UPL在第三季度致力于重構可持續發展目標,持續加大對數字平臺的長期戰略投資,已有140萬印度農民從中獲益。而先正達集團中國也正不斷完善數字化平臺建設,通過農場管理工具幫助農戶應對天氣變化,使其基于數據作出更好的決策,集團的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在 2021 年前 9個月的營業收入達到 15 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系統覆蓋的農化產品總計達 51 種,其中包括今年推出的 33 種。
總的說來,各大企業都以自身的企業管理與供需調整方案應對第三季度多變的產品市場,大部分企業相關市場表現及銷售額都取得了不錯的增長。
二. 業績影響/貢獻要素
l 極端氣候
2021年第三季度宏觀環境對于整個農化行業來說都是極具挑戰的。全球氣候差異以及極端氣候的存在,使得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行為強度以及對植保產品的需求不一。各大公司在全球不同地區的銷售水平差異極大,這與不同的季節性氣候也有關。良好的氣候環境會使得市場需求較為旺盛,例如安道麥集團在中歐、東歐及北歐絕大多數國家的市場業績都令人矚目,這是由于當季天氣條件理想,以油菜、冬季谷物和向日葵為代表的作物種植需求旺盛,同時引發了對植保產品的強勁需求。而極端氣候的存在對于植保市場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例如,東南亞許多國家季節性天氣條件并不理想,泰國部分地區遭遇洪災,印度在三季度不穩定的季風性氣候使得UPL的本國銷量漲勢并不大。美國新奧爾良地區經受颶風IDA打擊對拜耳的生產設施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拜耳在北美市場的表現。
另一方面來說,相對溫和的不利天氣和市場供應受限會導致農作物收成受挫,致使主要谷物本已處于低位的庫存消費比繼續下探,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拉動市場對能夠幫助農戶在不利氣候條件下保護農作物并提高現有耕地單產和生產力的技術、產品的需求,先正達集團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銷量提升也有這其中的原因。但總體來說,全球氣候差異以及越來越頻繁的極端氣候,使得各大企業在全球各個地區市場的需求判斷與供給決策上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l 大宗農產品價格
從全球農化行業市場環境來看,國際大宗農產品的價格持續上漲。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新冠疫情對全球大宗農產品市場產生的持續性沖擊,打亂了農產品以及農化產品原有的供需結構,不同國家的生產供應端與市場需求端存在明顯滯后,而會產生階段性的配置無效率。一方面,國際大宗農產品的價格持續上漲會提高農戶對于特定農業品種的種植需求,從而激發對農化產品強勁的價格與需求表現。絕大多數地區對于植保產品保持著強勁的需求,使得七大農化企業的銷售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維持著正向的市場表現。另一方面,供應端與需求段的階段性配置問題也使得七大企業在全球各個地區的業務比例存在差異。但總體來看,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的持續上漲確實引發了不同地區農化產品在銷量和價格的提升。七大企業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通過適量的轉嫁成本受益其中。
l 供應鏈&物流
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續、能源危機等等問題使得各大企業的全球物流與供應阻滯,成本與供應遭遇嚴重挑戰,市場供需的不平衡對各大企業的利潤率造成了壓力。
全球物流與供應依舊阻滯,加劇了許多關鍵產品本已緊張的供應態勢,導致原材料與中間體的采購成本進一步攀升。2021年第三季度,由于全球持續的新冠疫情形勢以及國際社會能源成本的逐步提高,使得全球海運、物流與供應鏈阻滯問題依然存在。新冠疫情持續影響各地港口的運行秩序,造成集裝箱短缺,無法滿足高漲的運輸需求。陸上物流同樣面臨挑戰,疫情防控的種種限制使各國國內供應線路受到干擾。受前述不利因素影響,航運及其它各類運輸資源受限,成本上漲明顯,這是當前與國際貿易相關的各行各業普遍存在的現象。在中國市場第三季度中后期,不少生產企業受電力短缺、“雙控政策”的影響面臨停產,導致中國地區的原藥與中間體的生產和供應受到影響。種種因素影響到相關農化產品的價格策略。從各大企業的財報信息來看,為了緩解企業自身利潤壓力,在市場環境允許的條件下采取一定程度的漲價決策是目前的主流做法(中國、北美與南美市場最為突出)。
l 匯率
在三季度匯率變化影響方面(對美元的匯率)。根據宏觀經濟理論,當本國貨幣對比目標外幣升值時,國內貨幣購買力提升,對進口貿易有促進作用,加強本國對外國農化產品的購買需求;而當本國貨幣對比目標外幣疲軟時,對出口貿易有促進作用,本國市場對外國農化產品的需求會削弱。2021年由于美國貨幣政策“大放水”,第三季度全球大部分國家地區貨幣相對美元是走強的,這會從兩個方面對農化行業產生影響。第一,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各個國家地區對進口農資產品的需求;第二,進口原料與中間體的價格也會進一步上升,同時增加了農化企業的生產成本與銷售價格。這也是七大農化企業面對歐洲、亞洲等主要市場時需求與價格形勢都十分強勁的原因之一。安道麥集團在2021年第三季度歐洲區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1.8%,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了歐洲區域內各國貨幣對美元走強的凈影響。而科迪華公司在拉美市場的增長表現主要來自于產品價格的上漲,這也是巴西雷亞爾對美元匯率變化的影響。
l 新型戰略品種的研發
各大企業應對不同市場需求所研發的戰略品種是企業發展的壓艙石。由于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與種植品種的差異,農化企業對于新產品的研發供應需求也不一樣。在特定市場環境下,相關產品的配置策略與市場接受度是企業當季業績水平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比如在拉美地區這一季度面臨龐大的種植需求與嚴峻的病蟲害形勢之間的矛盾,科迪華公司的新產品包括Isoclast™ 殺蟲劑和Arylex™ 除草劑等在拉美市場表現強勁,而與之相對應的對部分低利潤率產品的逐步淘汰帶來了約7000萬美元的收益差異;在北美地區和中國,先正達集團MIRAVIS® 產品繼續保持強勁增長,這種創新型殺菌劑能夠幫助農戶對抗極端天氣的影響,而生物刺激劑 ISABION® 的需求增加也源自于ISABION® 能通過幫助植物平衡營養來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FMC全年盈利增長的表現主要得益于高利潤率產品銷量的強勁增長,這其中包括了Xyway™殺菌劑、Overwatch®除草劑、Vantacor™ 殺蟲劑等新產品的推出以及價格的上漲。對于新型戰略品種的研發投入也是重中之重,2021年第三季度拜耳集團的研發投入在6.86億美元,占當季企業銷售額的16%。
l 種子產品的供需表現
2021年前9個月,先正達種子的營業收入增長了 25%,達到28億美元。在第三季度拜耳集團的種子部門的銷售額也占據了公司農業板塊的50.8%。不同市場的種子產品供需表現也是農化企業市場業績的重頭戲。種子形狀的研究、種子產品市場占據以及其與植保產品的契合度對于農業生產需求是農化企業產品決策的現實依據,市場業績表現強勁。例如,ENOGEN™ 玉米能提高肉牛和奶牛的飼料喂養效率,而喂食 ENOGEN™ 青貯飼料的奶牛,其生產每單位牛奶的甲烷排放量能減少7% 以上,這直接促成了北美地區先正達種子部門玉米種子的強勢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