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國化工報 日期:2022-08-22
第一,千方百計保生產。保生產要先保原料和能源。多年來冬季天然氣都是量短價漲,相關企業應提早謀劃,把煤油氣供應放在首位,早早抓到手里。保生產還要保設備。要加強設備的維護、保養和管理,莫讓設備在該出力的時候“趴窩”,影響產能的發揮。保生產也要保現金流,別讓資金鏈在關鍵時候“掉鏈子”。
第二,最大力度保市場。穩增長的根本在于穩市場,市場是企業的命根子,銷售是企業的關鍵點。銷售策略稍有不妥、銷售政策稍有失誤、銷售市場稍有閃失,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都會很大。比如秋收秋種季節即將到來,農化企業的“黃金季”就在眼前。化肥、農藥等農化企業要以糧食安全大局為重,視保生產穩定、市場供應穩定和價格穩定為己任,全力以赴保障農業生產所需,千方百計把產品銷出去。
第三,全力以赴保安全。化工企業一旦在安全上出了問題,再大的市場、再好的效益、再多的成績都將歸零。化工行業已連續37個月未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這得益于廣大企業的共同努力。但化工安全任重道遠,企業要下非常之力,行非常之舉,狠抓安全生產。要繃緊安全之弦,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切實增強紅線意識,抓緊抓實安全風險防范工作。要繃緊責任之弦,切實擔負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以不放過任何一個漏洞,不忽略任何一個盲點,不留下任何一個隱患的精神,及早發現和解決問題,做到防患于未然,實現安全穩定發展。
第四,調整結構保效益。上半年,不少企業賺得盆滿缽滿。那些“吃到肉”的企業,多是前些年注重產業調整結構,經過一段時間的陣痛期,迎來了高光時刻。比如那些由傳統產業向氟化工新材料、電子化學品和數字化轉型,向高端化、差異化進軍的企業,利潤都成倍增加。但還有一些企業,由于故步自封,沒有及時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和產業結構,實現差異化發展,就只能看著別人“吃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