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化新網 日期:2023-01-09
導語
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與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編制,是石油、石化、化工行業的微觀景氣循環監控指標,包括“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景氣指數”“燃料加工業景氣指數”“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景氣指數”“橡膠、塑料制品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業”四個分指數。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的景氣指標選擇以度量行業的潛在產出和經濟效益為標準,包括生產類微觀數據和行業效益類數據,生產類微觀數據包括:產能利用率、產品盈利能力、產成品庫存水平,底層數據基于與一千多家企業建立的定期的調研評估制度。
最新公布的指數顯示,2022年12月份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延續小幅回落態勢,景氣區間降至偏冷區間。 指數解讀如下:
核心摘要
景氣數據淡季疊加降溫影響下,景氣值繼續下滑
2022年12月份進入全年淡季,需求端環比上月繼續下滑。同時,12月份全球氣溫普遍迎來降溫潮,寒冷的天氣導致出行活動減弱,成品油需求快速下降,這導致燃料加工業景氣度降幅最大。但寒冷的天氣也增加了取暖消費,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景氣度環比小幅抬升。橡塑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業在產需兩弱格局下走平,中游的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在成本端和需求端的雙重壓力下,成本利潤率繼續走低,生產熱度也快速下降,環比景氣度降幅明顯。整體石化行業景氣值延續小幅下降趨勢,落入偏冷區間。
熱點聚焦
通脹數據降溫疊加經濟衰退預期升溫,大宗商品低位震蕩
12月主要經濟體普遍迎來了CPI通脹數據降溫,英國10.7%,環比降低0.2個百分點。美國7.1%,環比降低0.6個百分點,歐元區10%,環比0.6個百分點。歐洲天氣偏暖,天然氣庫存消耗不及預期,導致全球天然氣價格降幅明顯,是驅動通脹數據下行的主要動力。與通脹同步降溫的還有PMI數據,美國、歐盟、日本、英國PMI已經連續多月處于收縮區間,經濟衰退預期進一步升溫。
無懼美聯儲鷹派表態,市場預計貨幣緊縮將迎來放緩
12月美聯儲放緩加息50BP后,歐央行等多國央行跟進加息50BP。雖然美聯儲等一眾央行均表態仍將控制通脹作為首要目標,但市場將其解讀為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鴿派的信號。同時日本央行宣布YCC政策上調5BP,引發日元的強烈升值,美元兌非美貨幣大幅走弱,間接導致原油、黃金等上游大宗品價格的大幅反彈。但50BP的加息確實將市場對經濟衰退預期提升,整體看大宗商品價格仍在底部寬幅震蕩。
建議及提示
市場預期
成本端壓力有所上升,訂單下滑延續,受疫情擾動,開工也有下滑。
風險提示
通脹風險與衰退風險并存,全球貿易繼續下滑,原料熱需求冷的分化局面或迎來反轉。
一.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概況
12月份,冬季降溫導致全球能源價格止跌回暖,而需求已經進入全年淡季,成本高企疊加需求偏弱,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延續小幅回落態勢,景氣度94.81,較上月95.53,下降了0.72個百分點,景氣區間降至偏冷區間,較2021年同期107.39,下降12.58個百分點。
受到貨幣政策收縮和高通脹疊加影響,全球經濟增速下滑預期不斷加劇。國內方面,11月PMI制造業環比下降1.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進入收縮區間。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下滑最為明顯。房地產方面,11月三支箭政策利好在12月份有所釋放,一線城市成交出現明顯回溫,二三線大多數仍在筑底。年末多部委政策明確將加碼經濟刺激力度,市場信心有所回暖。國際方面,隨著眾央行50BP加息落地,經濟衰退預期和加息放緩預期同步釋放,大宗商品上游有所反彈,而下游則明顯低迷。
分行業來看,受降溫影響,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景氣度環比微升。此外,橡塑聚合物制品制造業環比小幅上漲,體現出需求端的韌性,符合季節性特征,但與2021年同期相比降幅超過20個百分點,同比降幅最大。同樣受降溫影響,出行活躍度下降,燃料加工業環比降幅最大,達到2個百分點。中游化學原料和制品制造業同時受到供需兩端壓力,景氣度回落1.36個百分點。環比符合季節性特征,同比明顯弱于同期水平,行業壓力較大。
二. 熱點分析及未來展望
1. 多央行加息50BP,經濟衰退預期進一步升溫
12月15日,美聯儲FOMC宣布加息50BP,幅度下調25BP,符合市場預期。次日,包括歐盟、英國、瑞士、挪威、香港等央行緊隨美聯儲步伐加息BP。此外,歐央行宣布2023年3月起開啟縮表計劃,預計平均減少150億歐元/月。隨后市場對經濟衰退預期進一步增強。密集加息會議后,美元指數仍然延續走弱趨勢,包括大宗商品在內的各類資產呈現震蕩狀態,市場對經濟衰退下的降息預期同步升溫,美元指數大幅走弱。12月22日,日央行宣布將YCC長期利率波動控制范圍從0.25%上升到0.5%,此舉被市場視為是一種變相加息50BP。隨后日元對美元快速升高,美元指數進一步滑落。全球央行加息動作也導致國內年末的流動性市場出現明顯缺口,債券收益率和隔夜拆借利率都有明顯的反彈。央行動用公開市場工具,短期內向市場釋放充足的流動性呵護跨年流動性需求。
2. 年末政策頻發 擴大內需排前列
12月14日,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12月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支出:“要把恢復和擴大內需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明確2023年將延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12月22日央行工作會議進一步補充:“將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推動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此外,政策對穩定房地產市場發展,保交樓、保民生,滿足行業融資需求、推進行業重組并購方面給出了明確的要求。利好政策密集發布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市場預期,增強了市場信心,伴隨著精準防控措施的逐步推開,預計2023年農歷春節過后,市場將轉入回暖進程。
3. 冬季寒潮襲擊美國 天然氣價格不增反降
12月23日,美國大部分地區遭受最為嚴重的冬季風暴,美墨灣LNG出口中斷,上萬架次航班取消,近30萬人遭遇斷電,美國天然氣抽取量大幅上升,產量大幅下降10%。高達300萬桶/日煉廠因低溫關閉,導致成品油價格上漲。但本次寒潮較2021年一季度的寒潮造成的沖擊明顯要小很多,原油、天然氣并沒有出現價格大幅上漲的現象,隨著影響逐步消退,天然氣價格反而出現了比較明顯的降幅,主要是歐洲氣溫較同期水平偏高,天然氣庫存仍然維持同期高位,補庫壓力較小,歐洲TTF天然氣價格跌落80歐元/MWh。經濟衰退的預期主導了能源市場價格走勢,偏離供需面定價明顯。
4. 景氣運行展望
總結來看,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存在,石化行業作為偏上游的行業,在成本端持續高位,需求端低迷的雙重壓力下,整體盈利能力較同期水平大幅下滑,整體景氣度較同期明顯回落。但多重負面因素疊加沖擊下,石化行業整體景氣呈現出明顯的韌性,環比降幅并沒有進一步擴大,基本走平態勢。跨年階段,因為精準疫情防控措施和財政貨幣政策發力需要一個落地時間,預計1月整體景氣情況將維持平穩,環比波動幅度不大。
附錄
1.指數結構
2. 景氣區間
3. 景氣指標說明
生產熱度,是根據產品的價差、開工、庫存三個基本面數據,通過行業生產熱度核心算法計算得到的景氣指標,反映企業經理人對生產經營的調整。對企業生產運行情況反映最為敏感和領先,穩定性低于成本利潤率、存貨周轉率。
成本利潤率,是反映行業投入產出水平的重要指標,屬于效益指標中較為敏感的,穩定性最高。從微觀景氣循環周期上來說,成本利潤率高是景氣度高的最一致的證明。
存貨周轉率,即存貨的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的流動性和資金占用量是否合理,是衡量企業資金利用率的核心指標。其穩定性和敏感性介于生產熱度和成本利潤率中間。
聲明
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景氣指數課題組合法獲得的相關內部外部資料,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景氣指數課題組不保證接收人收到本報告時其中的信息已經發生變更,也不保證相關的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景氣指數課題組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當時的判斷,本報告中所包含的價格、庫存、市場情況等相關數據可能會波動。在不同時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景氣指數課題組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
報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在任何情況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景氣指數課題組成員對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