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Miracle Zhang 來源: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日期:2011-05-18
雖然國際社會禁用硫丹呼聲高漲,并最終在不久前通過決議令其全球性禁用,而這個殺蟲劑在阿根廷卻占有相當大的市場,并且用量還在上升,它的禁用會給給阿根廷和拉美地區的集約化農業生產帶來幾許影響?
有毒農化品是造成死亡和疾病的頭號因素,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引起的傷害事件原因中也排名靠前,而在谷類、飼料作物、豆類、蔬菜、花卉、煙草、甘蔗、咖啡、棉花的種植中被廣泛使用的硫丹是市場上最毒的殺蟲劑之一,能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影響神經和免疫系統,破壞體內的激素平衡,而這個產品卻在阿根廷擁有著廣泛的市場,1999年的銷售量高達200萬噸, 2006年的銷售量則因大豆種植量擴大飆升到420萬噸,巴西,烏拉圭和巴拉圭的大豆種植量較高,也同樣是硫丹消費大戶,這個產品在殺死大豆害蟲的同時,也殺死了這些害蟲的天敵。并且由于大量使用,這個產品的除蟲效率每況愈下,而害蟲對其產生的抗性更使問題進入了惡性循環中。
全世界有75個國家禁用硫丹,美國EPA也把它歸為“高毒物質”,歐盟也將它歸為12大污染物之一,這12個污染物也是2001年簽署的斯特哥爾摩公約的限制目標,2004年起,公約就要求對永久有機污染物清單(POP)上的物質采取限用和淘汰措施,2009年,又有9個新物質被列入到這份清單中。今年在日內瓦舉行的斯特哥爾摩公約第五次會議上,硫丹終于被列入到POP清單中,雖然遭到硫丹的生產大國的極力反對,阿根廷,秘魯和智利則要求提供經濟援助,以對其完成替代,然而替代物的選擇和考慮同樣涉及到很多方面,有些替代物確實可以起到效果,短期看來也似乎不是那么危險,但是更長遠和遠見的考慮則應該是致力于發展不依賴化學農藥的生態農業。
“硫丹禁用是順應潮流的選擇!”,一位參與阿根廷農業合作組織的種植戶如此表態。這個合作組織由多個家族成員中的種植戶聯合而成,有糧倉,磨房、收割機等設備,種植著包括苜蓿、小麥、玉米、高粱、粟類,牧草等多種作物,用自己的種子進行耕作,從不購買化學品用于植保操作,如發生病害,他們會因地制宜,利用害蟲天敵進行生態防控,當問題無法解決時,才會向公共機構尋求幫助,從而從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這樣既能獲得好收成,又不會污染環境,也不會對人類的健康產生威脅,唯一的不足是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人力,因為生態農業生產需要隨時監控,雖對機械操作并不是完全排除,但仍舊很少使用機械化操作。
這種農業模式使用生物農藥和有機肥料來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天然天敵的棲息地,天然堆肥等方法,在保證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也提高了作物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而傳統農業的單一種植模式改變營養關系,使作物更容易遭受侵害的非可持續性發展模式則要遜色許多,因此政府也不應當僅對傳統農業予以支持,此次斯特哥爾摩會議上禁用硫丹對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也是極具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