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來源: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日期:2011-04-29
近日,來自瑞士的研究專家成功開發出了抗白粉病轉基因小麥。雖然以往的研究中,發現了許多對白粉病病原體具有抗性的基因,但它們的抗病效果往往不夠持久,科學家因此設想是否可以在轉基因的過程中對抗病基因進行修飾,從而延長基因的抗病有效期。
科學家開發出了四種不同的具有抗白粉病性狀的轉基因小麥株系,這些株系可以超量表達由玉米泛素啟動子控制的抗小麥白粉病基因Pm3的等位基因Pm3b。經檢測發現,所有經處理后的小麥能產生超過正常水平5到600倍的Pm3b基因,實地和溫室試驗中也表明這些小麥的抗病能力得到顯著提升。Pm3b基因超量表達最強的株系甚至可以對白粉菌菌株產生抗性,通常情況下這些菌株可以克服由于Pm3b基因產生的抗性,而繼續感染作物。當然,Pm3b的過量表達也會相應地造成一些不希望產生的多效性影響,比如可能影響植物的穗和葉子的形態等等。
研究也表明,抗病基因的成功開發和優化基因的表達水平有著緊密的聯系,通過優化特定基因表達法,是可以成功開發出抗病基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