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來源: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日期:2011-03-21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去年年底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通過國際組織發起的可持續農業計劃已經在西非取得成功,那里的種植戶已經通過一面減少農藥用量一面實現作物增產,從而提高整體收入以及改變農業種植體系。
這份名為《更少農藥更多產量和收入》的報告顯示,來自貝寧,布基納法索,馬里和塞內加爾的近十萬農民參與了這項名為“綜合生產和害蟲治理(IPPM)”的計劃,通過采取社區組織的形式接受培訓。
在農戶田間學校(FFS)里,種植戶們通過授課和實際操作的方式掌握最先進的農事技藝,掌握IPPM的精髓:提倡通過改良土質以及采用農藥替代品的方式,如使用益蟲,改良作物品系,使用生物農藥以及提高收割技藝的方法。
FAO的高級技術主任William稱“由于對農藥產生的對生產,經濟,國民健康以及環境的影響認識不足,通過FFS的方式,可以讓農民們掌握更加環保的農業生產技術,從而持續地提高產量和獲取更多收益。”
在非洲,農藥濫用的情況已經存在多年,很多地方使用著一些早在別的國家遭到禁用的原藥,而且農民們對農藥的依賴性根深蒂固,向他們傳輸不使用任何農藥的理念十分困難。
比如,烏干達全境都在香蕉作物上使用呋喃丹這個產品,這個產品也在其鄰國肯尼亞飽受爭議。這個原藥早就被廣泛限制,在美國,歐盟,加拿大等地遭到禁用,但是在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和布隆迪卻可以自由銷售,并且這個原藥還在肯尼亞,坦桑尼亞和烏干達等地造成大量野生動物死亡。
濫用農藥不但不會提高農民們的收益,反而影響到農產品質量和農民健康,如果采用其它的方法應對作物病害,則可以有效節約成本和保護環境。
比如香蕉作物上的象鼻蟲,它們以香蕉樹的根為食,如果采用拔除香蕉樹根,以及設置陷阱的方法,可以有效減少損失。還有一些農民采用輪耕的方法擾亂害蟲生長周期來應對害蟲,這些都是減少農藥使用的可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