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Agropages(世界農化網) 來源:Agropages(世界農化網) 日期:2011-03-03
來自澳大利亞和法國的研究人員對植物莖潰病病原黑莖病菌的34個巨堿基對完成測序工作。莖潰病作為一種主要疾病,已經在蕓苔屬作物上肆虐了40多年,由于它傳播快,毒性大,是油菜類作物中危害最大的一種疾病,造成的減產高達90%。
對其基因組中的12500個基因進行確認和測序,是抗病研究中“極其重要的環節”,通過使用這些序列資料,可以從中找到和產生毒性有關的分子標記,通過監測病原數量提供早期預警,并幫助農民們選擇具有抗性性狀的作物品系。
研究發現,黑莖病菌有著獨特的基因排列,在它的基因序列中,基因豐富區和基因匱乏區是離散并且交替出現。在基因匱乏區中,擁有較少的活性基因,但是其中的大部分基因與疾病的產生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些看似非重要,但是致病的基因卻存在于基因匱乏中的“垃圾DNA”中,使得它們非常容易突變,缺失或者獲得。疾病會非常容易在那些具有抗病性狀的作物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