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胡瀟月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日期:2022-09-27
中農立華董事長蘇毅近期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公司順應國家戰略布局種業。從國際巨頭的發展經驗看,農化和種業協同關系較強,公司發展將步入“快車道”。
中農立華今年7月披露,擬收購控股股東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公司持有的中農集團種業控股有限公司18%股權。
強化大單品銷售
盡管受到疫情等因素擾動,農藥流通服務巨頭中農立華仍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60.94億元,同比增長24.94%;歸母凈利潤為1.39億元,同比增長24.28%,業績創歷史新高。公司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繼續強化大單品銷售,同時積極開拓新的大單品品種。
海外需求大增驅動公司業績增長。“歐洲和南美地區糧食種植面積擴大,對公司國際業務提振比較大。”蘇毅表示,以敵草快為代表的大單品表現突出。由于多地禁售百草枯,作為替代品的敵草快銷量呈現指數級增長,由千噸規模躍升至萬噸級別。需求增長亦帶動價格走高,國際業務迎來量價齊升。
渠道建設方面,2019年12月中農立華整合了紅太陽的國際業務資源,與其合資設立中農紅太陽(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結合公司自身優勢,成功把握住了本輪行情。目前,中農立華設有5家海外子公司,并積極探索推進本土化服務,渠道網絡已遍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以巴西為例,蘇毅介紹,該國占據全球植保市場25%的份額。為進入巴西市場,從2014年開始公司每年需投入1000多萬元,彼時公司年利潤額不過數千萬元,獲取牌照前后耗時長達7年,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會知難而退。
“公司一些產品已經在巴西獲得登記證,商業前景向好。這些產品一旦開始銷售,毛利率可以達到30%-60%,剔除中間費用和資金成本,大致有10%-30%的凈利率。草甘膦、草銨膦等品種在南美市場需求量很大,未來公司將聚焦這些大單品。”蘇毅表示。
瞄準種業賽道
業績創新高的同時,中農立華又把目光投向種業賽道。
中農立華今年7月披露,擬以2700萬元收購控股股東中農集團持有的中農種業18%股權。中農種業是中農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主營業務涉及水稻種、小麥種、玉米種、雜糧種、蔬菜種等。
業內人士表示,中農種業正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了部分專家作為股東,這些專家將為該公司發展提供重大助力,中農立華此時介入迎來發展機遇。
“從國家戰略看,種業提升到了農業‘芯片’的高度。”蘇毅表示,目前國內真正有實力的種業公司不多。作為“國家隊”的中農種業已有一定基礎,并從跨國企業引進人才牽頭拓展業務。
從行業發展情況看,孟山都、先正達等國際巨頭多采取種業農化協同發展模式。對于農化與種業的協同關系,蘇毅表示,如果種子有缺陷,農化行業人士很容易分析出其癥結所在。中農立華與中農種業可以相互促進做大種業,其渠道還可以反哺公司的農藥業務。此外,借助公司與孟山都、巴斯夫、科迪華等國際巨頭多年的深度合作關系,可以幫助中農種業獲得先進品種的合作權,助力中農種業發展壯大。
多家券商研報認為,中農立華立足于全國農化銷售網絡優勢,有望迅速打通種子銷售渠道,推動種子業務發展,把握我國種業變革機會,實現“種子+農藥”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