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09-06-29
5月中下旬以來,南方大部稻區出現多次降水過程,伴隨境外蟲源地水稻成熟收割,“兩遷”害蟲大量遷入華南、西南和江南中南部,并波及江南北部和長江中上游稻區;田間蟲口密度迅速上升,西南中南部和華南西南沿海稻區稻飛虱發生超過防治指標,云南中南部達大發生指標2~3倍,為歷史同期罕見。預計下階段“兩遷”害蟲在華南、西南和江南中南部稻區持續嚴重發生,江南北部和長江中上游發生范圍繼續擴大,發生程度進一步加重。
稻飛虱和稻縱卷葉螟在南方各稻區陸續發生危害,發生范圍已涉及華南、西南、江南和長江中上游稻區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截至6月11日,全國累計發生面積分別為5338萬畝和2858萬畝,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81.4%和6.1%。
稻飛虱田間蟲量大
南方大部稻區近期蟲口密度上升迅猛,西南中南部和華南南部部分稻區超過防治指標。目前云南發生縣數達46個,發生范圍創歷史新高,其中滇南14個縣田間蟲口密度達大發生指標2~3倍,重于大發生的2007年;貴州和四川南部局部稻區百叢蟲量超過2000頭,明顯重于去年,局部達萬頭以上;廣東西部和廣西東南部百叢蟲量800~2000頭,接近去年同期,褐飛虱比例12%~18%,沿海局部稻區超過30%。江南和長江中上游稻區百叢蟲量一般200~500頭,局部稻區出現短翅型成蟲。
稻縱卷葉螟蟲卵量多
5月底以來,華南南部、西南東部和江南中南部田間蟲卵量直線上升,經防治后有所下降,但伴隨蟲源不斷遷入、產卵與孵化,近期迅速回升。目前畝幼蟲量一般3000~5000頭,卷葉率一般4%~6%,廣西中南部、廣東西南部和湖南西部局部超過1萬頭,貴州三都、平塘等地2萬~4萬頭;畝卵量一般3000~8000粒,貴州大部、廣東北部局部2萬~4萬粒。
大部稻區未來呈重發態勢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6月份南方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黃淮南部及秦嶺以南和西南地區大部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其中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浙江大部、江西東部、福建、廣東北部、廣西大部、海南和貴州南部200~300毫米,月內可能有1個熱帶風暴登陸。氣象條件對“兩遷”害蟲遷移與繁殖十分有利。預計6月中下旬,華南、西南和江南南部稻區“兩遷”害蟲繼續大量遷入,田間蟲口密度維持在較高水平,大部稻區呈重發態勢;江南北部和長江中上游進入發生危害快速上升期。
鑒于“兩遷”害蟲發生態勢嚴峻,農業部要求各級植保機構務必保持高度警惕,嚴密監測其發生發展動態,嚴格執行水稻重大病蟲害信息周報制度,突發情況隨時上報,并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多種媒體及時發布蟲情預報信息,為科學決策和指導防治提供科學依據,防止其突發成災,確保水稻生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