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09-07-14
受5月份嚴重干旱影響,黑龍江大豆生育期拖后,苗齡不齊,三類苗較多。入夏以來,該省大部地區降水量偏多,局部地區土壤偏濕,個別地塊出現內澇現象,影響大豆正常生長,加之低溫寡照,大豆生長緩慢,大豆根腐病的發生呈加重趨勢。據海倫、綏棱、北林、訥河、克山、拜泉、北安、嫩江、富錦、樺南等地調查,一般發病株率已達10%~30%,嚴重的高達70%~90%,甚至個別地塊已經出現死苗現象。
據氣象部門消息,該省6月下旬天氣條件有利于大豆根腐病的發生蔓延,預計全省大豆根腐病中等偏重發生,低洼、重迎茬及水改旱大豆地塊將重發生。
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對防治大豆根腐病提出如下建議:一是澇洼地和明水地塊及時排澇。無明水地塊要加強田間鏟趟,提高地溫,增強土壤的通透性,以降低田間濕度,促進植株根部發病部位的恢復生長。
二是有條件的可及時噴施葉面肥及植物生長調節劑。如蕓苔素內酯、磷酸二氫鉀等,以增強植株的抗病性,促進病株新根的生成,增強植株的再生長能力。
三是發生嚴重地區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