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09-07-24
據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預計,該省水稻二化螟將中等偏重發生,個別蟲量大、蟲體發育質量好的地塊將造成較重危害,主要發生區域為哈爾濱、綏化的部分市縣,發生期較常年稍晚,幼蟲防治適期為7月中旬至8月上旬。
據2008年秋季調查,水稻二化螟全省平均百桿活蟲6.4頭,比上年及常年分別低46.7%、29.7%。去年秋季氣溫高、降水少,二化螟蟲體發育質量較好,而去冬今春雨雪較大且沒有極端寒冷天氣,對害蟲越冬存活較為有利,水稻二化螟冬后存活率全省平均為86%,高于去年2.4個百分點。
化蛹羽化進度拖后,期間死亡率接近常年。因4月份黑龍江氣溫偏高,二化螟成蟲5月9日始見,早于常年兩周。但6月的低溫多雨天氣使二化螟化蛹羽化進度拖后,比常年晚約1周。據該省6月30日至7月1日調查,方正縣化蛹率為76%,羽化率為8%,燈下日誘測蛾量10頭;尚志、五?;悸蕿?2%~75%,羽化率為15%~19%;慶安、綏棱化蛹率為15%,未見羽化。各地化蛹羽化期間死亡率平均為15%,與常年接近。
據氣象部門預測,7月份該省平均氣溫接近歷年同期,多陣雨天氣,有利于二化螟化蛹羽化及幼蟲孵化。另外,作物長勢較好,葉片嫩綠,幼蟲孵化后生存條件適宜,將提高幼蟲存活率,加重危害。
綜上所述,盡管水稻二化螟越冬基數低,但是蟲體發育質量好,冬后存活率高,同時氣象條件及作物長勢也較為適宜,且水稻二化螟的發育進度拖后,幼蟲孵化后可加快對莖桿的蛀食,嚴重影響水稻產量。預計水稻二化螟發生程度將達到中等偏重,主要發生區域仍以哈爾濱、綏化為主,并有進一步擴大蔓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