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09-08-28
據浙江農作物病蟲測報站預計,今年浙江省單季晚稻中后期病蟲總體為中等偏重發生,其中稻縱卷葉螟為中等偏重,局部大發生;白背飛虱在單季雜交秈稻區為中等偏重發生;褐飛虱在單季晚稻中等偏重發生;穗期灰飛虱在杭嘉湖寧紹粳稻區中等偏重發生;二化螟在浙中和浙南穗期中等偏重發生,浙北單季稻區中等偏輕發生;紋枯病中等偏重發生,局部大發生;稻曲病為中等發生。
稻縱卷葉螟。五(3)代中等偏重發生,局部大發生;六(4)代中等至中等偏重發生,發生程度輕于前幾年。地區間、田塊間差異大,發生面積約2600萬畝次。
白背飛虱和褐飛虱。白背飛虱為中等發生,在單季雜交秈稻區為中等偏重發生。褐飛虱中等偏重發生,局部大發生。發生面積約3800萬畝次。
晚稻穗期灰飛虱。杭嘉湖寧紹粳稻區為中等偏重發生,其他為中等至中等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約900萬畝次。
二化螟。地區間、地塊間差異較大,斑塊現象明顯。浙中和浙南單雙混栽區穗期中等偏重發生。浙北單季稻區中等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約1000萬畝次。
紋枯病。中等偏重發生,局部大發生。預計發生面積約1260萬畝。
稻曲病。中等發生,如感病生育期遇連續陰雨天氣將重發,發生面積約570萬畝。
稻瘟病??傮w為輕發,但山區半山區部分感病品種在穗期遇氣候條件適宜,穗頸瘟有流行的可能,發生面積約60萬畝次。
細菌性病害。細菌性條斑病在浙南沿海稻區局部有流行的可能。白葉枯病輕發。
由于單季晚稻生育期長,長勢旺,田間適溫高濕時間長,十分有利于水稻病蟲的發生和繁衍,特別是超級稻面積擴大對病蟲發生更為有利。浙江省大多水稻品種對褐飛虱等主要病蟲抗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