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1-01-10
2010年是江西糧食生產歷盡艱辛之年——接踵而至的持續低溫陰雨和特大洪澇災害,給該省糧食生產帶來了極大困難。
這一年,該省植保植檢部門以新的理念、新的舉措,推進標準化專業防治示范行動、綠色防控農藥減量推廣行動和植保護農行動“三大行動”,打贏了區域性重大病蟲殲滅戰、局部性重大病蟲突擊戰和重大疫情阻擊戰“三大戰役”。去年,全省植保植檢部門防治面積達3.38億畝次,“蟲口奪糧”42.5億公斤,挽回經濟損失100多億元,保障了糧食安全、農產品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三大安全”。
提升專業化防治組織“造血”能力
“專業化防治組織要有好人才、好技術、好服務,這樣才能獲得好收益。”省植保植檢局負責人精煉地概括了抓好專業化防治的戰略思路。去年,該局對專業化防治組織和技術人員進行了免費培訓。九江、宜春等市和各縣(市、區)培訓機防手1萬多人次。同時,在農作物病蟲發生前和防治的關鍵時刻,各級植保植檢部門對專業化防治組織進行田間培訓。
省農業、財政等部門加大了投入力度,提升專業化防治“造血”能力。去年,全省用于專業化統防統治的資金增至2500多萬元,物資投入資金增至3600多萬元。
與過去相比,現在的專業化防治組織實現了“管理制度化、運作市場化、人員專業化、技術標準化、作業規范化、服務優質化和裝備現代化”。在災后恢復農業生產,晚稻“增施肥、促早熟、防病蟲”行動中,全省733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組織,招之即來,來之能戰。
建立綠色防控示范區,推廣農藥減量技術
近年來,該省水稻病蟲害發生與危害有逐漸加重之勢,從而增加了化學防治的次數和用藥量,影響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污染了生態環境。“建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展示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和農藥減量技術,才能全面提高病蟲防治水平,減少農藥污染。”九江市植保植檢局負責人對此深有體會。去年以來,該市建立了水稻、果樹、蔬菜、茶葉四大類農作物的48個綠色防控核心示范基地,推廣應用100多種高效安全對路農藥及科學用藥技術,全市農藥用量比上年減少5.4%。
去年,全省示范推廣“三生三誘”綠色防控技術面積水稻1500萬畝次、柑橘5萬畝次、蔬菜30萬畝次;推廣“高效安全對路”農藥減量面積4000萬畝次。示范推廣區減少農藥用量次數一到兩次,減少農藥用量30%左右。全省減少化學農藥用量約10%,確保了糧食、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
嚴厲查處坑農害農行為
奉新縣赤田鎮羅塘村農民許啟柏說:“由于開展了植保執法護農行動,該買到了貨真價實的化肥、農藥。”該縣農業局負責人介紹,縣里對農資市場開展“地毯式”大排查時,不漏一戶,不漏一個品種,不漏一案,為全縣糧食生產實現大災之年大豐收提供了保障。
該省地處多種害蟲南遷北返的通道上,是病蟲害的常發區和重發區,即使是一般嚴重的年份,如防治不好,因病蟲害造成的減產率都會達到15%至 20%。要保障防治有力,一個關鍵的舉措就是要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實的作風嚴厲查處生產經營假冒偽劣種子、農資的坑農害農行為。
省植保植檢局對在南昌的先農種業、隆平高科等16家省級水稻種子生產經營企業開展了種子檢疫大檢查,不留死角。各地指導農民購買合格的農資,提高了農民維權意識和自該保護能力。
植保執法護農行動效果凸顯。去年,全省查處未檢疫種子9.9萬公斤,銷毀染疫種子0.4萬公斤、染疫苗木2.36萬株,挽回經濟損失近億元;立案查處農藥案件100多起,查獲違法農藥400余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