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1-01-31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若生命力旺盛的野草長在農田里,就不再值得贊美,必須徹底鏟除。而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工拔草,費時費力;噴灑農藥,毒害環境。昨天,上海市農科院傳來一個好消息,市科技興農重點攻關項目“新型植物源除草劑的研制與開發”通過驗收。這種綠色環保的水乳狀除草劑,用藥后一天就可達到85%的除草效果,且藥劑進入農田后完全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對環境和生物無害。
搶奪養分 影響產量
想要稻浪翻滾,蔬菜青青,果實累累,需防農田病、蟲、草害。由于雜草通常可人工鏟除,我國農業生產一直“重蟲輕草”,對農田雜草則“疏于管教”,除草的研究力量和推廣力度明顯不足。
殊不知,雜草生命力頑強,長勢兇猛,霸道地搶奪著陽光、雨露和養分,擠占農作物的生長空間。若對其不管不問,稻田菜地將顆粒無收。人工除草,能保“一畝三分地”清清爽爽,但面對成千上萬畝農田時,只有忘草興嘆的份。據報道,我國因雜草造成的農作物減產已經超過病蟲害,雜草正成為阻礙農業大豐收的第一元兇。
三年前,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生態環境保護研究所沈國輝研究員帶領課題組開始尋找一種綠色新型除草劑,既解放農民雙手,又保農田不受傷。研究人員從提煉植物油的植物殘渣中提取出一種名叫壬酸的物質,對其深入研究,開展大量實驗。結果表明,壬酸具有明顯的除草活性,還能殺菌,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植物源除草劑原料。
植物除草 前景廣闊
通過技術攻關,課題組成功開發出含有30%壬酸的水乳型植物源除草劑,并獲得了“農業部農藥田間試驗批準證書”。在上海、江蘇、廣東、北京和福建五個試驗點連續兩年的田間藥效試驗中,新型植物源除草劑表現出色,對許多雜草廣譜有效,用藥后一天就顯“殺氣”,除草有效率達85%以上。經國內毒理學和環境評價權威單位試驗,30%壬酸水乳劑對環境和生物微毒無害,進入農田后即完全分解。
“從植物中提取植物‘殺手’難度可想而知。再進入商品化生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沈國輝指出,目前我國尚無植物源除草劑上市銷售。“新型植物源除草劑的研制與開發”已完成前期應用技術研究,并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接下來將爭取申請農藥登記證,并盡早實現產業化。
與現有化學除草劑相比,植物源除草劑壬酸用量大,成本高,每畝除草成本達30元至40元。但和人工除草較量,使用壬酸除草劑則比較顯節儉。通常,一畝地人工除草需四五人,按每人80元的人工費計算,僅除草費一項每畝就要三四百元。“目前,有機農產品種植過程中均采用人工除草。如果植物源除草劑最終能進入市場撒向大田,那有機食品肯定不會像現在這么貴。”沈國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