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中國農藥工業網 來源:http://www.ccpia.org.cn/ 日期:2011-04-11
稻縱卷葉螟幼蟲圖片
稻縱卷葉螟幼蟲共分五齡,不同齡期幼蟲所造成的葉片被害狀有較明顯的區別。因此,反過來可從葉片上的被害狀,識別出是哪一齡期的幼蟲為害,根據不同齡期的被害狀,可按期大小劃分為相應的五個為害期:一齡為“白點期” 二齡稱“束尖期”,三齡叫“縱卷期”, 四齡是“轉苞期”,五齡是“暴食期”。具體危害癥狀:
一齡:盛蛾高峰期過后2-3天,當水稻處于分蘗期,認真檢查稻株心葉和稚嫩葉鞘處,若發現針頭大小、半透明的小白點,且未結苞,細找定能找到2-3頭群居的頭黑胴白的幼蟲,它便是一齡幼蟲。
二齡:在青綠色稻葉或離葉尖3-5公分處,有一束折成的小蟲苞,苞長2~4.5公分,綴苞蟲絲新鮮,有光澤,撕開蟲苞,有一幼蟲,受驚亂蹦下垂,葉片有明顯的長短不一的白條斑,且淡綠色,較濕潤,有粗粉狀蟲糞,這是二齡幼蟲所害。
三齡:色濃寬大葉片被作成13~16公分長的縱條狀蟲苞,由透明的蟲絲纏繞,蟲苞兩端開口,苞內有與葉脈平行縱向白條斑,濕潤糞便較多,苞內均有一頭幼蟲此為三齡幼蟲所害。
四齡:蟲苞長15-18公分,苞內綠色部分大部分被吃掉,呈現白葉、扭曲,葉片失水,干枯,蟲糞顆粒狀,干縮,苞內多數找不到蟲,而轉移它葉另作新苞,這便是四齡幼蟲所致。
五齡:蟲苞大小與四齡蟲苞相似,但苞內綠色部分喪失貽盡,葉片焦白、干柘,甚薄,縱裂,蟲糞色淡,干粉狀,苞內無蟲,已潛逃化蛹,此為五齡幼蟲被害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