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中國農藥工業網 來源:http://www.ccpia.org.cn/ 日期:2011-04-12
甜菜夜蛾圖片:
鑒別特征:
甜菜夜蛾,又名貪夜蛾、褐紋夜蛾、玉米葉夜蛾、白菜褐夜蛾,是一種食葉夜蛾類害蟲,隸屬于鱗翅目,夜蛾科,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重要農業害蟲。最早在亞洲南部地區發現,目前在世界上廣泛分布于熱帶和溫帶地區。甜菜夜蛾在我國的發生范圍已遍及20余個省、市、自治區,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的主要害蟲之一。
發生及生活習性:
在我國,甜菜夜蛾一年發生的代數由北向南逐漸增加,為害高峰期通常集中于6~10月高溫季節,如河北、河南、北京、山東、安徽、江蘇等。北方地區在7~9月份,上海、湖南6~7月份為害較重,廣東和福建盛發期在5~9月。在歐洲和亞洲,甜菜夜蛾在北緯44°以北不能越冬。在我國北緯38°及1月份-4℃等溫線以南的廣大地區以蛹或幼蟲在土表下越冬,在華北地區可以在溫室中繁殖越冬,在華南地區無越冬現象,可終年繁殖為害。
化學防治:
8~9月是甜菜夜蛾發生與為害的重要時段,應在幼蟲盛孵至1齡幼蟲高峰期噴藥防治。噴藥時,重點對葉背、心葉和根部土壤噴霧。施藥時應注意適當加大用藥量及用水量,因為該蟲抗藥性較強,用藥量應較一般害蟲提高30%~50%,且要上翻下扣四面打透,使作物全身著藥。施藥時間最好選在清晨或傍晚,必要時可在第1次噴藥后5~7天,再噴第2次藥,并交替搭配用藥以減輕抗藥性產生。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蟲1、2齡盛期施藥防治效果最佳。
常用農藥:茚蟲威、氟鈴脲、毒死蜱、甲氨基阿維菌、溴蟲腈、呋喃蟲酰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