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山西省農作物病蟲測報站 來源:山西省農作物病蟲測報站 日期:2011-06-15
一、發生趨勢
根據春季全省各測報站對玉米螟、粟灰螟蟲冬后基數及存活情況調查,結合玉米、谷子等寄主作物種植生長情況和未來氣象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今年一代玉米螟總體為中等發生,中部玉米主產區和忻定原盆地甜(糯)玉米集中種植區偏重發生,發生面積400~450萬畝,6月下旬進入防治適期;粟灰螟偏輕,呂梁、忻州邊坡山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50萬畝左右。
二、預報依據
1、蟲源基數 根據各測報站調查,全省玉米螟平均百桿活蟲數為17.88頭,比上年增加51.5%;最高百桿活蟲數38.89頭,比上年增加11.1%;越冬存活率為86%,比去年高3個百分點,截至5月20日,越冬代幼蟲化蛹率達45~55%,發育進度較常年略偏遲。粟灰螟五寨、河曲平均百茬活蟲數1.4~2.8頭,高于去年同期,離石山地平均百桿活蟲數2.32頭,比去年同期低8.67頭,全省粟灰螟越冬存活率平均為78%,比去年高10個百分點。
2、氣象因素 據省氣象臺預報,全省6月降水量在41~85毫米之間,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西部和呂梁市北部偏少1~2成,其余大部分地區偏多1~2成。月平均氣溫,北部和南部略偏高,中部略偏低。6月份天氣條件對玉米螟、粟灰螟的發生無明顯不利影響。
3、生態條件 近年來,我省玉米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特別是易受為害的甜(糯)玉米集中連片種植,為玉米螟加重為害提供了條件。此外,受播期低溫的影響,部分玉米生育期偏晚,極易形成早播玉米田集中為害。
三、防治建議
1、成蟲誘殺 在田間設置佳多頻振殺蟲燈,放置性誘劑誘殺玉米螟、粟灰螟成蟲。
2、BT和白僵菌防治玉米螟 在一代玉米螟幼蟲發生期,畝用每克含100億個孢子的Bt 200毫升,或每克含90-100億個孢子的白僵菌粉250克,加細砂5公斤制成顆粒劑,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于心葉內。
3、藥劑防治 防治玉米螟建議在玉米心葉期,用1.5%辛硫磷顆粒劑,每畝用量1-2千克,加5倍細土或細河沙混勻撒入喇叭口;在雄穗打苞期,每畝用2.5%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沾滴花絲。控制粟灰螟可在成蟲產卵盛期,每畝用40%毒死蜱乳油250~300克或40%辛硫磷乳油250克與砂土混合拌成毒土,順壟撒在谷苗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