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2-09-28
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情報,今年三代粘蟲在華北、東北等玉米主產區暴發,面積之大、范圍之廣、密度之高為近10年罕見。8月下旬以來,三代粘蟲主發區成蟲陸續羽化,各地燈下蛾峰逐步顯現,山東長島高空探照燈監測到明顯的遷飛過程,江蘇、安徽等地田間始見三代成蟲和四代卵,即三代成蟲已經進入始盛期,并由北向南回遷。粘蟲具有較強的遠距離遷飛能力,一夜可遷飛200-300公里,風力合適一夜可達500多公里。9月份后,冷空氣長趨福建省,結合近期作物長勢和天氣條件分析,四代幼蟲在福建省雙季晚稻區有暴發為害的風險。
粘蟲是一種間歇暴發性害蟲,在福建省可發生6-7代,曾是福建省晚稻后期的主要害蟲,3齡前食量小,抗藥性弱,5-6齡幼蟲食量大增。常在國慶前后,福建省雙季晚稻進入乳熟階段,造成剪穗危害,因此,晚稻穗期受害最重,一旦暴發必將造成嚴重的產量損失,也是一年中防治的重點。據近日沙縣、永安、建寧等地田間調查發現,煙后稻、雙晚的部分偏氮濃綠田、低畦田,葉片缺刻嚴重,一般發生田每畝蟲口600-1500頭,多的每畝蟲口達4000頭。針對粘蟲有可能大規?;剡w降落福建省,并對雙季晚稻后期造成嚴重危害的態勢,現提出防治意見如下:
1、密切監測蟲情、及時發布預報:粘蟲具有遷飛性和暴發性發生為害特點,其發生受大氣候和小生境影響較大,如遇到刮風降雨形成下沉氣流,將導致大量外地粘蟲成蟲遷入而形成局部地方集中發生危害。各地必須切實加強監測、調查,掌握其發生動態,及時準確發布情報,為防治提供信息依據和技術措施。各地可利用粘蟲成蟲對糖、酒、醋,甜酸發酵氣味趨性強的特點,制作糖、酒、醋混合液來誘蟲進行監測預警。
2、適時施藥應急防治:要掌握在3齡幼蟲期前施藥。防治指標為百叢幼蟲30-50頭以上。在每天早、晚、陰天或雨后搶晴噴霧施藥,均勻施藥,施足藥量,噴至作物下部,以確保取得良好效果。也可先灌水使潛伏在葉背、稻叢基部或稻田土壤縫隙中的幼蟲爬出后再施藥。推薦農藥有阿維菌素及毒死蜱等。此外,有條件的地方可在成蟲盛發期利用糖醋液草把或佳多牌頻振式殺蟲燈誘殺粘蟲成蟲,效果也較好。
3、加強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害蟲發生區各級領導、農業部門應對粘蟲暴發為害的嚴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緊迫性有足夠的認識,切實加大組織領導和防治投入力度,做好對口農藥的供應,組織群眾,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粘蟲防治工作,控制蟲害,確保晚稻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