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農財網種業寶三農參考、新三農、化肥農藥助手、全球氣象愛好者等 日期:2022-05-27
中國氣象局和農業農村部25日聯合發布冬小麥干熱風災害風險預警,這是兩部門首次聯合發布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從上周開始,我國北方多地開啟晴朗暴曬模式,氣溫也變得“火熱”起來,局地甚至出現了35℃以上的高溫天氣。
由于降水稀少,安徽淮河以北出現大面積干旱,部分地區旱情嚴重,局部地區出現了特級旱情。根據最新干旱檢測圖,山東河南遼寧大部、安徽江蘇中北部、河北北部、吉林南部都有比較嚴重的干旱,其中山東南部和東部沿海、河南東部、安徽江蘇北部旱情最為嚴重!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近日華北、黃淮等地晴熱天氣發展,局地將有超過35℃高溫天氣,山西西南部、河北、河南中部、山東中部及半島等土壤缺墑區需防范干熱風天氣對小麥產量形成的不利影響;華北西南部、黃淮西部、江淮西部等地降水量不足10毫米,山西西南部、河南中部、安徽北部等地土壤缺墑狀況持續或加劇,對正值需水關鍵期的冬小麥生長發育不利。
展望后面幾天,預計5月28日至31日,隨著季風北推,雨帶又會推至江漢、江淮、江南北部,上述部分地區將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區有大暴雨;隨后冷空氣南下,雨帶再度南壓。
建議北方冬麥區要根據冬小麥長勢,加強麥田后期管理,干旱地區要積極開發水源、澆好灌漿水并合理追肥,華北、黃淮要做好“一噴三防”,防范干熱風的不利影響。
干熱風是小麥生育后期的一種常發性氣象災害,小麥受害后一般可減產5%~10%,個別嚴重的可達20%以上。發生干熱風后,小麥體內的水分消耗很快,從而破壞葉綠素等色素,阻礙光合作用進行,從而使植株很快由下往上青干。
現在正是小麥灌漿時期,如遇到干熱風,對麥穗灌漿不利,會導致小麥提前“枯熟”、麥粒干癟,粒重下降,導致小麥嚴重減產。我國的華北、西北和黃淮地區春末夏初期間都有出現,一般分為高溫低濕和雨后熱枯兩種類型,均以高溫危害為主。
干熱風危害的氣象指標,各人研究結果不一,冬麥、春麥不同,地區之間也不一致。一般說,有高溫低濕型:輕干熱風為日最高氣溫大于、等于29~34℃,14時風速大于、等于2~3米/秒。重干熱風為日最高氣溫大于、等于32~36℃,14時相對濕度小于、等于20%~30%,14時風速大于、等于2~4米/秒。這是我國北方麥區的主要類型,主要會造成小麥干尖、麥粒枯黃、小麥干秕從而影響產量。雨后熱枯型:小麥成熟前10天內有一次降雨過程,雨后轉晴升溫,2~3天內日最高氣溫達30℃以上。這種情況主要會造成小麥的青枯和枯熟的狀況發生。
預防措施
1、澆好灌漿水。小麥開花后即進入小麥灌漿階段,此時高溫、干旱、強風迫使空氣和土壤水分蒸發量增大,澆好灌漿水可以保持適宜的土壤水分,增加空氣濕度,起到延緩根系早衰,增強葉片光合作用,達到預防或減輕干熱風的危害。注意有風停澆,無風搶澆。灌漿水宜在灌漿初期澆。
2、巧澆麥黃水。在小麥成熟前10天左右,根據小麥群體、天氣狀況、土壤墑情,在干熱風來到之前澆一次麥黃水,可以明顯改善田間小氣候條件,減輕干熱風危害。麥黃水在乳熟盛期到蠟熟始期澆。
3、葉面噴肥。在小麥開花至灌漿初期,用1%~2%尿素溶液、0.2%磷酸二氫鉀溶液、2%~4%過磷酸鈣浸出液或15%~20%草木灰浸出液作葉面噴肥,每畝每次噴灑20~100千克,可以加速小麥后期的生長發育,預防或減輕干熱風危害。
4、葉面噴醋。在小麥灌漿初期,用0.1%醋酸或1:800醋溶液葉面噴施,可以縮小葉片上氣孔的開張角度,抑制蒸騰作用,提高小麥植株抗干旱、抗干熱風能力。
5、小麥后期“一噴三防”是預防和減輕病蟲害、干熱風等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應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和天氣變化,噴施2~3次,能有效提高粒重,預防干熱風。
建議
根據未來天氣和當前小麥生長情況,建議:
一要適時適量澆灌“麥黃水”。墑情較差的地區可結合未來天氣情況,適時灌溉,防御干熱風災害。灌溉時注意小水細澆,切不可大水漫灌。
二要噴施葉面肥。有條件的地區可噴施0.5%磷酸二氫鉀溶液、1%~2%尿素溶液等,以提高麥稈內磷鉀含量,增強抗御干熱風的能力,同時可延長綠色葉片功能期。
三是成熟麥田要趁晴搶收。冬小麥將進入適宜收獲期。已成熟的麥田應趁晴好天氣抓緊收獲。
北方冬小麥主產區將陸續進入成熟收獲期,各地要加強后期麥田管理,尤其是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東北部等地要趁晴好、無風天氣開展“一噴三防”工作,促進小麥充分灌漿,防范或減輕干熱風天氣的不利影響。此外,夏收田間作業需防范強對流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