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網絡 日期:2021-09-13
8月我國糧食進口數量繼續攀升,達到1537.6萬噸,累計達到11,453.6萬噸,同比增長34.8%。其中大豆進口量948.8萬噸,累計6,709.9萬噸,同比增長3.6%;食用油進口88.1萬噸,累計750萬噸,同比增長15%。
據此推算,8月谷物進口590萬噸,環比略減25萬噸。 此外,8月出口糧食24萬噸,累計出口221.4萬噸,同比減少11.4%。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8月中旬以來,隨著國內新玉米開始零星上市,以及國家有關部門的強勢調控,國內玉米價格開始回落,部分前期采購的進口訂單被取消。來自貿易商的消息顯示,近期我國取消了約40萬噸的烏克蘭大麥進口訂單,并且美國農業部也證實,截止8月26日的一周,我國沒有采購任何美國玉米,并取消了13萬噸的玉米進口訂單。
今年的玉米行情不盡人意,不少人將原因歸咎于進口偏多,預計今年或進口2000萬噸以上,但不管進口多少,今年已創下新高,難道玉米真的遭進口“截殺”了?
今年在政策鼓勵以及玉米價格高漲的情況下,農民紛紛增種玉米,今年玉米的播種面積增加了有1000萬畝以上。而國家大力保障糧食安全,天氣影響也有限,所以今年秋糧豐收基本已成定局。這也就意味著今年玉米的產量將有所增加。
而從去年開始,進口玉米數量就激增,今年也延續了這種趨勢。數據顯示,今年1~7月玉米的進口量為1816萬噸,同比上漲297.5%。疊加玉米的豐收,意味著玉米的總體供給將大增。另一方面,玉米的供給還包括當前市場流通的糧源情況。從去年到今年年初,玉米的行情一直大漲,最高時山東深加工均價報到了3300元/噸,一度令市場大振,也使貿易商的情緒高漲,于是貿易商囤糧積極性大幅提高。
而后玉米不斷下跌,顯然在當前的價格下,貿易商出糧只能賠錢,于是一度抗價惜售。但是另一方面,政策性糧源卻持續投放,增加了市場糧源的供給。再加上新糧玉米的零星上市,留給貿易商的時間越來越緊,于是看跌心理增大,便加大了出貨,使市場糧源增多。于是,在整體供給高企的情況下,玉米價格繼續走低。
從9月份開始,小麥行情開始了一波上漲,受面粉消費需求大增的緣故,企業的開工率增加,對小麥的消耗增多,帶動麥價反彈。同時,各地的儲備庫也在輪入,支撐了麥價上漲的底氣。
如今,小麥收購均價已漲至1.3042元/斤,不過市場行情呈現出漲跌互現的局面。其中浩正飼料反彈0.5分,價格為1.285元/斤;宇東面粉反彈0.5分,價格為1.29元/斤;深州利生反彈0.5分,價格為1.3元/斤;陜西金沙河反彈0.5分,價格為1.36元/斤。
不過華瑞面業、邯鄲五得利各跌0.3分,價格為1.302-1.307元/斤;發達西區跌了0.3分,價格為1.292元/斤;發達平原跌了0.2分,價格為1.285元/斤。
近日各地的儲備輪入基本告一段落,而隨著政策性采購需求降低,再加上采購價高位穩定,對麥價有一定的支撐作用。但隨著麥價上漲,和玉米的價差減少,飼料性替代需求降低,不利于后續行情。
且如今的面粉需求穩定,反而貿易商為了收購玉米、稻谷,對小麥的收購熱情偏高,一旦出售量偏多,麥價怕是要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