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段又生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5-03-18
昨日,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聯席會議在廣州成功召開。會議由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李正先副秘書長主持。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李鐘華秘書長首先對2014年協會的整體工作和行業運行情況進行了總結。2014年,農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3000億元,平均利潤率達到7.5%。在化工行業中,染料和顏料的行業利潤最高,農藥行業次之,在各行業平均增速趨緩的大經濟背景下,農藥行業仍然保持了平穩的發展。
2014年,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發布了農藥價格指數,從指數走勢可以看出,過去一年里農藥價格先揚后抑,這與去年的市場行情也完全吻合。據海關總署統計,2014年,中國共出口農藥總量同比增長6.1%,出口金額增幅高達10.7%。
2014年,行業中的新元素增加,跨界創新層出不窮。農資電商風生水起,農藥營銷面臨洗牌,全程解決方案火遍了大江南北,植保無人機飛防也逐漸跟上統防統治的腳步……在這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一年中,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秉承改革創新理念,迎合時代和行業發展需求,進一步拓寬服務領域,在各地方協會的大力支持下,圓滿完成了既定目標。
各地方協會秘書長隨后分別做了本地區2014年農藥行業及協會的總結。在總結中,河南農藥協會馮衛東秘書長指出,河南省的農藥行業發展較快,目前省內已有130多家農藥企業,銷售額超過1億元規模的企業達到15家。2014年,跟隨行業發展趨勢,河南也出了數家以拌種劑、藥肥等為主營業務的企業;無人機產業方興未艾,2014年河南省對植保無人機的農機補貼達到了4億元,極大促進了該產業的發展。另外在營銷模式方面,河南企業也開創了“不做賒銷”的先河,實現了營銷的變革與創新。
山東省侯常青副秘書長在總結中指出,山東省農藥工業協會在2014年創新服務模式,加強信息體系建設,建立了山東省農藥工業協會微信服務平臺,并借助網媒、紙媒等為會員企業提供資訊等服務,舉辦各類技術講座、培訓、企業交流和行業調研,加強行業互通,反映行業訴求,做好政府參謀。山東農藥企業過去一年中積極探索,變中求勝,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
云南省傅楊秘書長在發言中表示,2014年,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農藥專業委員會工作的最大成果,是按照云南省科技廳建議,在農藥專委會的基礎上組建了云南省首個農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并成功申報為省科技廳2014年度試點。這意味著云南省今后的農藥技術創新工作能夠得到科技廳的指導和資金支持,而且使原來的農藥專委會由原來松散的交流合作平臺提升為技術創新緊密合作的利益共同體。
浙江省蔣華華秘書長總結農藥大省浙江過去一年的行業運行情況時指出,2014年浙江省農藥行業規模平穩發展,出口保持穩定,但效益下滑較為嚴重,利潤同比下降52.6%。同時企業兩極分化更加嚴重,企業數量進一步減少,改革陣痛正在發生。國內大型農藥企業日益重視制劑市場的開拓,自主品牌意識增強。
遼寧省農藥工業協會王忠清秘書長在總結中指出,2014年,遼寧省農藥工業協會順利進行換屆,新一屆秘書處做了一些實際工作:幫助企業辦理生產批準證書、許可證,為企業提供行業咨詢,與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及省內外相關協會、企業聯系推動兼并重組。年內還走訪了很多企業和工業園區,為更好服務企業奠定了基礎。
上海市農藥協會俞強華秘書長在總結上海市農藥行業運行情況時分析指出,2014年上海市共25家農藥企業,銷售額達到54.15億元,同比增長12.1%,利潤達到3.52億元,同比增長13%。但行業內部分化較嚴重,11家企業逆勢而上,10家企業銷售下滑。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孫叔寶會長在聽取了各地方協會秘書長發言后表示,隨著農藥管理和環保等相關政策的明確,行業的發展方向也逐漸明晰。各地方農藥協會在過去一年中都做出了相應的努力,并卓有成效。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最后一年,響應李克強總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新農藥創制、劑型加工、農藥銷售、施用等環節都要向前推動創新,無人機和互聯網產業的興起將推動行業跨界整合。
孫叔寶會長指出,作為行業協會,為維護行業利益,推動行業發展,要積極參與到各項行業利益相關活動中,比如目前正在討論的農藥廢棄包裝物的回收、大氣排放標準的制定。為了避免新的法規對行業造成沖擊,我們要提前調研,參與其中,把握行業導向。
對于綜合解決方案,協會作為行業平臺,可以聯合多家企業一起來共同實現,比單個企業更易達到目標,這樣一來,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對人和環境的影響受到關注的同時,也更容易定位產品在公眾使用中的認可度。
在維護行業形象方面,協會對原藥企業持續開展HSE工作,此外還在使用環節進行安全科學用藥培訓,減少農藥殘留,減少廢棄包裝物,減少用藥對人的影響。這項工作目前得到了多個政府部門的認可,行業企業形象正在被公眾社會接受。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名譽會長羅海章最后總結發言時指出,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最近20年,是行業發展較快的20年。中國農藥行業發展緊跟大的經濟形勢,實現了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上市公司不斷增加,今年利民、國光的成功上市,資本市場也為行業內更多的優秀企業提供好的融資通道。現在,我國經濟形勢進入了新常態,農藥行業如何進入和適應新常態,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目前行業內產能過剩嚴重,出口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國內高端產品市場卻被跨國公司占據,土壤污染嚴重,勞動力短缺……面臨種種困難,農藥行業在經濟新常態下應當實現5個運行指標:1、銷售額提升的同時,產量實現負增長;2、產品結構調整,引導行業深化、細化市場分配,不要盲目跟風,低水平的重復建設;3、安全環保、HSE水平上新臺階;4、產業集中度提升;5、以企業為主體的創制和創新,提高發展質量。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李正先副秘書長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夏烽副秘書長
海南省農藥行業協會胡學軍秘書長
廣西省農藥工業協會羅金仁秘書長
陜西省農藥行業協會孫鵬秘書長
廣東省農藥工業協會前理事長范耀城
廣東省農藥工業協會王時豪理事長
天津市農藥行業協會周玉坤秘書長
更多信息請參看《中國農藥》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