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5-01-07
蚊香作為我國日常生活的必備用品,也是農藥產業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上世紀初,我國蚊香開始了規模化生產,產品遠銷海外幾十個國家,為中國現代蚊香工業生產奠定了基礎。進入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中國蚊香工業的發展,蚊香用藥明顯不足,在進口國外產品的同時,江蘇揚州農藥廠開始了自主研發,基本實現了蚊香用藥的國產化,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蚊香工業的發展。21世紀初,中國蚊香工業開始煥發出勃勃生機,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為保證蚊香的高效、安全、低毒,2008年江蘇揚農化工研發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氯氟醚菊酯,逐步取代了日本住友的四氟甲醚菊酯。從而滿足了中國蚊香工業與日俱增的用藥需求。迄今為止,我國蚊香行業歷經了百年的發展,已逐步走上了健康、持續、穩定發展之路,并成為生產、銷售、使用、出口和裝備的大國。本期《中國農藥》特別邀請了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衛生殺蟲用品分會麻毅秘書長,為讀者詳細闡述我國蚊香工業的發展進程和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中肯的行業發展建議。蚊香工業的健康成長也是我國農藥行業轉型升級的縮影之一,值得行業其他企業參考借鑒。
北京燕化永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近年來農藥行業內快速成長的制劑企業之一,也是行業內C8核心企業之一,在董事長蔣勤軍的領導下燕化永樂位列2014年銷售30強的第六位。而近期原陶氏益農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杜暉也加盟燕化,這將為燕化國際化發展增添一股強勁活力。為此《中國農藥》記者對蔣勤軍董事長進行了專訪,就國內外行業發展及形勢、公司的未來發展戰略等話題作詳細闡述,也讓讀者可以看到優秀企業未來發展之路。
自今年二季度以來,價格指數(CAPI)除8月份有小幅回漲之外,一直處于持續下跌態勢,11月CAPI再次回落顯著,農藥價格持續走低。國際市場需求支撐不足,國內進入行業產銷淡季造成行業景氣指數下降,預計市場低迷情緒將持續。
2014年農藥行業先揚后抑,市場主要特點是供給充裕、總體價格處于下降通道。前半年表現突出,以除草劑為代表的農藥產品產銷均呈現良好態勢;隨后持續回落,草甘膦、百草枯等傳統大宗產品由于受環保、政策、國內外市場和需求等的綜合影響,變化較大,尤其是價格下跌明顯,以至于在9、10月份這兩個傳統的銷售旺季亦未能成功“起底反彈”。《2014年我國農藥大宗產品年度表現及分析》一文逐一分析了大宗產品的全年運行情況以及熱點產品的市場情況,以供行業人士參閱。
在備受蜜蜂問題困擾的新煙堿類產品中,2013年歐盟對噻蟲嗪、吡蟲啉和噻蟲胺首先發難,作出了限用2年的管理措施。而新煙堿產品之一的噻蟲啉在沒有受到干擾的情況下,或將挑起該類品種的責任使命。《噻蟲啉,受命于危難之時》,柏亞羅老師將為讀者分析該產品的市場前景,有意愿發噻蟲啉產品的行業人士值得關注!
《中國農藥》編輯部